#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22-08-01

被美列預定摘牌名單兼季績堪憂 阿里曾再插逾半成 趁低吸VS不沾手

  阿里巴巴(09988)近期負面消息多多,繼傳創辦人馬雲擬交出螞蟻集團控制權,螞蟻上市可能再延遲後,上周五(29日)又被美國證監會列入「預定摘牌名單」,股價在紐交所大跌11%。雖然阿里早前宣布申請在港雙重主要上市,以避美國監管不確定風險,但其將於本周四(4日)公布的季績及大股東密密減持等同樣令市場擔心,股價今日(1日)一度再跌逾半成,4日累跌逾一成。

 

(資料圖片)

 

連續3年審計底稿未檢查將被除牌 阿里指力保港美兩地上市地位


  阿里巴巴於上周五(29日)被美國證交會依《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認定為「委員會認定的發行人」,意味著證交會認為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無法完全檢查或調查阿里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財年使用的註冊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底稿,而今年成為阿里第一個「未檢查」年度。根據《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如果PCAOB連續3個「未檢查」年度無法對負責審計美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註冊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完全檢查或調查,該公司的證券將被證交會禁止在美國任何全國性證券交易所(包括紐交所)或在美國「場外交易」市場進行交易。


  阿里發公告指,將繼續留意市場動態,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並努力保持同時在紐交所和香港聯交所的兩地上市地位。

 

內地專家:要為美資市場政治化準備 中金:在港雙重上市可保主上市地位

 

  截至7月底,美國證監會已將159家中概股列入「欲摘牌」名單。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中概股去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美監管間合作,但美國資本市場「政治化」趨勢需要中概股對此做好充足心理準備,而在美國上市風險不斷加大的情況下中概股回歸是大勢所趨,回歸港股是首選,其次是回歸A股。


  阿里上周二(26日)則已宣布申請在香港實現雙重主要上市,以減低美國監管政策不確定風險。據統計港交所至少有超過10家中概股已經完成或正在申請轉換為雙重主要上市,而近期在港交所掛牌的中概股,絕大多數選擇與阿里一樣的雙重主要上市方式,包括貝殼(02423)、知乎(02390)和名創優品(09896)等。中金公司研究部的分析師認為,選擇在香港雙重主要上市,龍頭優質企業不僅可以享受納入港股通所帶來的豐富流動性,也可保證在海外極端摘牌情境下主要上市地位不受損。


  另據《彭博》報道,新交所新股市場多年來萎縮的情況可能會很快結束,因為將有更多為降低中美政治風險的中概股,及東南亞的獨角獸企業尋求在新加坡上市融資。新加坡交易所全球銷售及拓展部主管保得勝表示,未來5年內新交所每年可能會有30到40家首次和二次上市,新交所正與中國和東南亞的100多家公司談判溝通。

 

富瑞:阿里或於2024年7月退市 瑞信:被市場低估料短期營運改善

 

  中概股退市危機可說迫在眉睫,美國證交會主席Gary Gensler上周表示,為免在美上市中概股被除牌,中美官員必須很快就獲取中國公司審計底稿達成協議,又指美國議員若表決通過目前正審議中的法案,除牌時間表可能由2024年提前到2023年。富瑞發表研報指,美國和中國有關審計問題上的磋商沒有好消息傳出,可能會令市場更加強烈地相信中概股必然會被摘牌,而阿里所面臨的摘牌風險保持不變,有可能將於2024年7月被摘牌退市。

 

  不過,瑞信最新報告認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進入今年下半年具有吸引力的風險回報,而且估值不高,盈利有上行空間,監管環境有利,短期內(3至6個月)看好營運有改善空間,惟被市場低估股份,包括阿里及快手(01024)等。長遠來說,建議趁低收集子板塊低滲透率或准入門檻高的股份,如京東(09618)、美團(03690)、騰訊(00700)及網易(09999)等。

 

溫傑:負面消息多多季績難寄厚望 暫不宜沾手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於今日《開市Good Morning》節目指,阿里早前提申請在港雙重上市未能抵銷美退市影響,市場對阿里即將公布的季績非常擔心,而大股東軟銀公布過去一年有持續沽貨,加上阿里雲之前或涉內地監管案件,可說負面消息多多;最近又傳馬雲退出螞蟻集團股東,但根據上市規定過去3年主要股東不能有變,故代表螞蟻上市時間很大機會大幅延後,之前股價由80元炒上120元就是因為傳螞蟻快上市,可體現阿里投資價值,而希望落空後股價自然回跌,包括阿里在內的科技股暫都不宜沾手。

 

(《開市Good Morning》節目截圖)

 

  阿里周四(4日)將公布首季業績,溫傑指阿里以往主要靠電商業務賺錢,雲業務亦漸向正數發展,其他業務都錄虧損,以第二季內地情況,相信連電商業務也難寄予厚望,而近半年有消息指政府機構用少了阿里雲,今次業績就只看倒退多少,最怕連收入都倒退,績前以觀望為宜。

 

  事實上,市場預料阿里首季盈利和收入都會下跌。外電綜合券商預測,阿里首季收入為2034億元人民幣,按年下跌1%,是阿里2014年9月美國上市以來首次錄得跌幅;經調整純利284億元人民幣,按年跌三成半,主要受內地疫情拖累。

 

  阿里半日跌2.2%收報91.05元,最多跌5.69%低見87.8元,連跌4日,累積跌幅12.79%,成交47.59億元。至於其他重磅科技股則升跌不一,騰訊(00700)跌1.3%報302.8元,美團(03690)升2.61%報180.9元,京東(09618)升0.86%報235.8元,小米(01810)跌0.65%報12.26元。

 

(經濟通HV2報價系統截圖)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中國組、採訪組 整理:李崇偉

 

 

重溫《開市Good Morning》溫傑詳盡分析,請按此

 



另外,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今午亦在【hot talk 1 點鐘】點評地產股及港股大市,立即重溫

 

 


其他阿里相關新聞:
大華繼顯對阿里被美納入退市風險名單不感意外,料中概股陸續跟隨
《外資精點》富瑞:阿里摘牌風險未變,料2024年7日或退市
【中概焦點】阿里或遭除牌,專家:要為美資市場「政治化」做準備
《中概異動》阿里低開5%,美國未能調查審計底稿惹退市危機
《駐滬專電》上海啟動第三屆「五五購物節」,優惠補貼超百億元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財經熱話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