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22-10-24

【大灣區】黃永光:香港需在國家發展下保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

  由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主辦,經濟日報集團、大灣區共同家園發展基金聯合主辦的「大灣區青年發展論壇2022」周一(24日)舉行。論壇以「匯聚人才 敢創不同」為主題,聚焦金融、科創及文體等三大領域,邀請多位專業人士及青年領袖參與討論。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主席、信和集團副主席黃永光出席論壇時表示,國家的十四五規劃確立了香港「八大中心」定位,認為在國家發展大勢下,香港需要保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正如最近國家首次在香港地區選拔航天「載荷專家」,令香港年青人可以第一次實踐上太空的夢想,充分體現出國家對香港的信任和支持,推動香港建設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前排左五)、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主席黃永光(信和集團副主席)(前排中)、香港經濟日報集團董事總經理兼經濟通董事總經理史秀美(前排右五)、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常務副主席霍啟剛(香港立法會議員、霍英東集團副總裁(前排右四))


  黃永光指出,在基金成立的三年間舉辦了包括科技、藝術、教育、運動等多元範疇的活動,服務的青年超過5.5萬人。他提到,國家在2019年時公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大灣區擁有龐大的發展潛力,為香港青年提供廣闊的舞台,同時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認為香港青年應好好把握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黃永光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上強調,「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而行政長官李家超亦在《施政報告》提出制定青年發展藍圖,培育香港青年成為愛國愛港、具備世界視野,為國家和香港發展作出貢獻。他希望,「大灣區青年發展論壇」能提供一個平台集思廣益,結合多方力量,凝聚更多方面的青年才俊,推動香港社會持續發展。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亦會繼續和培養香港青年成為大灣區發展的中堅力量,期望青年能在大灣區實現自己夢想,並為香港和國家出一份力。

 

張志華:今舉辦大灣區青年發展論壇「正逢其時」

 

  中聯辦青年工作部部長張志華在「大灣區青年發展論壇2022」上以視像發言指,香港青年要把握機遇,共同建設好粵港澳大灣區;並希望社會各界共同關心關愛青年人,爭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青年群眾的引路人,幫助更多困難青年提供更多實習就業機會,開展更多內地交流活動等,促進粵港澳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且深度交流。


  他引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二十大上指出,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而行政長官李家超的首份《施政報告》亦明確提出,青年發展藍圖將聚焦幫助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和職業上的困難,認為今天舉行大灣區青年論壇是「正逢其時,意義深遠」。

 

霍啟剛:不應以保護主義看搶人才措施 倡支持本地青年自我提升

 

霍啟剛 (圖左一)

 

  香港立法會議員(功能界別-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霍啟剛表示,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搶人才」措施,香港青年人知道社會需要輸入人才,但同時擔心未來職場競爭會否變大。他寄語年青人不要以保護主義的眼光去看這一政策,強調香港是開放型社會及國際人才圈,應提升自身國際視野並成為國際人才,政府亦應推出措施和增加資源提升本地青年的競爭力。他又稱,對香港人才存備和發展動能有信心,認為香港具魅力吸納人才。


  霍啟剛在出席「大灣區青年發展論壇2022」時指出,各城市間人才流動屬正常現象,大灣區亦是打通人流、資金流的機制,政府鼓勵本地青年人到大灣區發展並非掏空香港,人才「有來有去」是香港作為開放型社會的重要因素,香港青年應勇於與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人才競爭。

 

冼漢迪:冀更多青年加入科創業 藉灣區機遇實現科創夢

 

  中手游(00302)共同創始人及副董事長冼漢迪出席論壇時表示,香港不乏對創科有興趣的青年,但香港市場不大,而大灣區的發展正是好機會,希望更多青年加入科創行業,政府可加強STEM的投入和教育,結合大灣區機遇,讓青年看到上流機會。


  另一嘉賓陳易希指,香港不乏優秀科研和產品,但如何成功投入應用才是未來需要關注的重點,冀港府為初創企業能在大灣區成功孕育提供更多協助。

 

 撰文:經濟通採訪組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香港要聞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