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指
  • 17,731
  • +15
  •  大市成交 681億
  • 期指
  • 17,621
  • +11
  • 低水110
  • 國指
  • 6,335
  • +11
  • 紅籌
  • 3,870
  • +56
  • 科指
  • 3,553
  • -36
  • 上證
  • 2,962
  • +16
  •  成交 2,834億
21/06/2024 17:10

《小傳日記》「新質生產力」又「科特估」?點都要賺錢先食到胡!

  《小傳日記》近期魚缸軟賴賴,係得早兩日陸家嘴論壇提到「科創板八條」,恒指先畀面彈一彈500點,但之後連續跌返兩日,到今日已經係接近唔見曬星期三嘅升幅,又落返18000邊吽吓吽吓。  當日中證監主席吳清話,要鼓勵科創板健全發行承銷、併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更好咁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其實係舊年下半年先提到嘅新詞,由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隨後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多次提到,主要泛指「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未來產業」。一個新詞涵蓋嘅其實都係既有嘅行業,以近期孖屐炒作新質生產力概念嘅對象嚟睇,其實就係創新科技產業鏈上游產業,例如晶片、雲端設備等硬件。  當外國全面集中開發AI,尤其係生成式AI,神州方面都要趕上AI熱潮,但面對美國全方位封殺,要做AI一定要自行研發,「新質生產力」就係發展AI等等創新科技嘅基礎,先打底再發展。上個月底成立嘅「大基金三期」就被視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嘅重炮,單計銀碼就超過3000億人仔,而且其中一大投資範疇就係生產廠房,股東方面更有唔少廣東企業,亦都大有機會係想將廠房開喺深圳附近,近距離支援科技下游嘅發展。  隨後,孖屐由「新質生產力」衍生出「科特估」概念,魚缸入面譬如中芯(00981)、華虹(01347)、聯想(00992)甚至比電(00285)都算係。「科特估」可想而知係由中特估變化出嚟,雖然中特估係新字眼,但其實係將一啲一直都有嘅概念股以一個字眼統稱出嚟,就係高息低PE嘅國企紅籌。  中特估之所以為孖屐受落,係天然具備穩定兼高息嘅元素;但要講「科特估」可唔可以掀起好似炒中特估咁嘅熱潮,「有升有息」依然係重點,至今「科特估」入面好多股份都冇派高息嘅能力,未來即使有國家支持,都要賺到錢先可以派到息,單靠科水並唔能夠真係吸引到孖屐,請請! *編者按:本欄搜羅即日熱門傳聞,惟消息未經證實,《經濟通》亦不保證內容之準確性;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編者及作者無關。

夏日中暑高風險!即睇中暑迷思+預防措施!► 立即了解

備註︰

即時報價更新時間為 28/06/2024 14:39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權證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