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2019
古今詮釋:一毛不拔,究竟是形容人自私吝嗇,還是表達對個人權益的維護?
今天介紹春秋戰國時代思想家楊朱一段話:
「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損一毫毛而讓天下得益,我不會拔這一根毛;用全天下供奉我一人,我不要。人人利益不受損害,人人不做有利於天下的事,則天下大治。
楊朱,大約在公元前395年出生,約公元前335年去世,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生平不可考。
在當時各家的著述如《孟子》、《荀子》、《莊子》等書中,他的名字多次出現。他活動的年代,與墨子同期,《孟子》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即歸墨。」可知春秋之世,楊朱之學與墨學並駕齊驅。不過楊朱的著述已散失不存了。
上面這段話,是成語一毛不拔的出處。這成語比喻一個人極端自私吝嗇。屬貶義詞。但其實按出處,卻並非貶義,所要表達的是對個人權益的維護。
墨子的弟子禽滑離問楊朱:取你一根毛去救濟天下人,你幹不幹?
楊子說: 一根毛不足以濟世。禽子曰:如果能,你願意嗎?
楊朱不搭理他了。楊朱的弟子孟孫陽說:你不懂先生的心。有人侵犯你的肌膚而給你一萬金,你幹嗎?禽滑離說:幹。孟孫陽曰:如果斷你一肢而給你一個國家,你幹不幹?禽滑離沉默良久。孟孫陽曰:一根毛與肌膚相比很渺小,一塊肌膚與一段肢體相比很渺小。然而一根毛是肌膚的一部分,一塊肌膚是一段肢體的一部分。一根毛雖然是整個身體中的萬分之一,你又怎麼可以輕視它呢?下回再談。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