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09/06/2020

浮華的宮廷時尚Show!從《Vanity Fair》看維多利亞時期的華麗衣著

  歐洲宮廷電影總是讓人百看不厭,這次我選擇的是2004年的作品《Vanity Fair》,中文譯作「浮華新世界」。這部電影改編自英國小說家William Thackeray的小說,乍看之下總覺得有點《Gone with the wind》「亂世佳人」的影子,因為兩位女主角性格實在太相似:同樣勢利、愛往上爬、虛榮、勇敢追求屬於自己的東西⋯⋯而這部作品標榜 “A Novel Without A Hero”也充滿諷刺意味,因為作者是印度出生,來到英國時深深感受到被排擠的滋味、以及那些名門貴族的白眼,以致有了這小說的誕生。

 

 

  《Vanity Fair》背國景是19世紀英及歐洲,由Reese Witherspoon飾演女主角Becky Sharp,顯然她是不夠漂亮,個人覺得反而更適合這個角色,因為她不是傲慢與偏見中的Elizebeth、也不是簡愛中的Jane,這個女人可不是討人喜歡那種,而另一位女主角Amelia Sedley Osborne又太軟弱,反正沒一個會愛上, 但當她們撐起蓬蓬裙和一身首飾,這部戲便足以有看點了。

 

  19 世紀是英國全盛時期(維多利亞時期,1837~1901),歐洲也因第一次工業革命迅速強化了其霸主地位,女性們的服裝特色包括束腹(Corsets)、裙襯(Bustle)、無邊軟帽(Bonnet)、高頂禮帽(Top-hat)等,風格盡是華美、明亮、且充滿裝飾的。女性們都會用衣服突顯自己的身材,包括胸部和纖細的腰線以及臀部,以彰顯自己的魅力,女人們的穿著打扮除了為嫁人、也突顯丈夫的地位,會出來參加許多不同的社交場合,慢慢女性角色開始提高、變得更為重要。在電影中,你便可以看到一襲又一襲華麗閃爍的衣裙,舞會上更是大放異彩,這些都可從配件和衣服上的細節看出來。

 

 

 

  這部電影的看點除了服裝外,它的故事情節也值得讓人深思:一名女孩力爭上游的故事,用盡機智、狡詐、美色,背後還有太多陰暗位, 她愈是渴望過一種燦爛、華貴富裕的生活,也就愈是抓不住,浮生若夢,也正如劇末最後幾句:「我們誰得到所欲,得到的又有誰滿足呢?」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

Jazz Up Your New Year

You May Also Like
#Vanity Fair #Reese Witherspoon #電影 #Movie #電影服裝 #女權
More on Fashion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