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4
從樹木生長看傳媒生態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於5月23日出席立法會質詢時,公民黨議員陳淑莊質疑,特首無法保護一國兩制,因在內地採訪的香港記者曾遭內地公安粗暴對待一事及兩棵在般咸道的細葉榕被政府斬殺移除,詢問特首何時開始制定樹木法。
難得陳淑莊議員將一宗傳媒事件與樹木移除的處理手法連結一起提出質詢,令人可從樹木生長的法則,再觀照傳媒生態的特色,得到啟發。現今先看般咸道兩棵細葉榕的問題。
細葉榕適合於炎熱潮溼地區生長,在南中國海、廣州、香港、馬來西亞和台灣等常見。其葉細小,具光合作用,屬常綠植物,是四季變化不明顯的樹木。細葉榕也可作為石牆樹之一,是指從石牆縫中長出的樹木。早期石牆由於石塊之間有縫,因此榕樹等生命力頑強的種子就會從石縫中長出樹苗。這些樹苗可以抓牢石牆令土坡更加鞏固,甚至為鳥類及各種昆蟲提供棲身之所,對保持市區內的物種多樣性至為重要。同時出於商業考慮,細葉榕因綠化了附近環境,間接使周邊樓宇的樓價提高。
關於港島般咸道被移除的兩棵細葉榕,位於香港大學鄧志昂樓外。根據環保團體「長春社」的研究,第一,港府指樹木根部外露,根本沒有考慮榕樹生長的特性;第二,港府指樹幹傾斜,其實只是由於樹木要獲得陽光才會如此,與樹的根基不穩無關;第三,港府指牆身結構被破壞,樹洞內部腐爛,但其風險評估,對樹根生長的長度和支撐力有多大的數據均欠奉,其報告完全沒有考慮長於石牆的榕樹有其特殊的生長特點,整個風險評估的程序有欠恰當,只顧及人命安全而不關注樹木保育,因此斬樹決定難免令人質疑。
細葉榕作為石牆樹,其形態美麗,生命力頑強,早已成為社區景觀一部分,有些長者更認為,老樹有靈性,可以改善風水,為社區帶來好運,具有難以言喻的環境價值。而從般咸道細葉榕的命運想到傳媒,傳媒也如樹木一樣,需要保育。現今新聞界有種說法,認為在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之外,還有第四種政治權力,泛指監察政府的新聞傳媒。由於傳媒負有報導社會真相,揭露濫權和不公義的社會功能,且能獨立於政府機關,故能發揮著制衡政客官員及影響輿情的作用,漸漸形成社會的第四種力量。而第四權的保育,與政府是否尊重新聞自由抑或要打壓新聞自由,息息相關。
最近(5月16日)香港now 新聞台記者在北京採訪維權律師謝燕益的案件時,遭內地公安襲擊及受傷,後來更要寫下悔過書才獲釋放。該記者事後見傳媒時表示,他在採訪過程中一直採取合作態度,兩度自願交出記者證讓公安檢查,而檢查後公安拒絕發還記者證。在醫院他在等待驗傷報告時,公安領導要求他簽名認錯,並警告他會以法律程序處理。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已聲稱對事件高度關注,並且會與港澳辦研究,採取措施防止同類事件發生。而無論如何,此事顯示了香港與內地對傳媒第四權採用了不同標準,就像處理細葉榕事件一樣,香港人重視傳媒的保育,內地則傾向維穩。不過沒有保育的傳媒,傳媒生態必走向萎縮,應可斷言。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