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0-02-06

香港醫護人員罷工是談判雙輸

 

  新型冠狀病毒襲港,確診個案不斷上升,在這危急關頭,香港醫護界爆發了香港史上首個罷工工潮。其實醫護人員對政府的不滿,由來已久。與17年前「沙士」病毒肆虐時期比較,香港人口增加66萬,但公立醫院約2萬9千張床位並沒有增加,甚至醫療資源也沒追上。2016年,港府大規模削減2億5千萬港元醫療開支。

 

  這次香港醫護界的罷工。是由一個有1.8萬名會員的「醫管局員工陣線」發起。這個工會的規模不算大,因為根據香港醫務委員會和護士管理局的數字,1萬8千名會員佔全體醫管局員工約22%。另外,這個工會也帶有政治色彩,是「反修例」運動催生的組織,去年12月才成立,難怪在罷工集會現場,偶爾會出現「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口號。

 

  「醫管局員工陣線」在2月3日號召2000多名非緊急服務人員參與,翌日罷工規模擴大至部分緊急服務醫護人員,共約7000人參加。罷工目的主要是要求港府「封關」,亦即促請港府關閉連接中港的過境口岸,但也包括禁止曾前往內地的非香港籍人士前往香港、要求對那些曾到內地的香港市民進行隔離,加上要確保香港醫護人員有足夠的醫療裝備。

 

  表面上,醫護人員罷工似有崇高理念包裝,認為實施「封關」措施能有效堵塞病毒源頭,但另一方面,這場罷工在香港引發廣泛爭議,特別是在如今對抗疫情的關鍵時刻罷工,罷工肯定會打擊防疫工作,更漠視病人權益。受到罷工影響,香港多間公營醫院專科門診服務只能提供有限度服務,不少病人前往醫院的預約需要延期。

 

  可見這次醫護人員罷工,似乎是忘記了他們參與醫護工作「治病救人」的初心,只為了追求政治目的,加重同僚的負擔,且置市民大眾生命健康於不顧,放棄本有天職,不肯緊守崗位,忘記他們是公職人員,應對市民負責任。而罷工行動最受影響的群體,是依賴政府醫療服務的病人。特別是公立醫院的深切治療部、加護病房、心胸外科、隔離病科及急症科病房,部分癌症、放射診斷服務等,涉及不少病情危重病人,都會受罷工連累。

 

  其實「全面封關」雖是這次工潮的主要口號,然而工會以至醫護人員也表明,「封關」意思不是完全把香港隔絕,而是針對曾到大陸的非香港籍居民實施入境限制,但香港居民或14日內沒有前往內地的旅客、貨運等也不在「封關」之列。但港府可能誤解工會的「封關」想法,只是有感於「全面封關」的難度,因為中港情況特殊,最常使用關口的人是香港居民,很多港人在深圳工作或居住,需要每天往返兩地。如何解決這些「封關」矛盾,工會與港府需要好好商議。

 

  醫護人員罷工,最理直氣壯的理由只有一個:他們目前的醫護裝備不足,需要港府改善和配合。至於「封關」,不是說「封」就「封」,封關後的處理,例如人流物流的影響,醫護工會有否為港府提出一些解決方案?所有這些,都要從長計議,需要通過談判達成雙贏。這次是談判雙輸,其中一個關鍵,是特首林鄭月娥不肯出席與工會談判,令人覺得她是在擺架子,欠缺誠意,談判怎會不破裂呢?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TikTok美國禁令生效前大批「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你認為該現象會否對中美文化交流帶來正面影響?特朗普暫緩禁令後小紅書熱潮會否持續?► 立即投票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武漢肺炎 #疫情 #封關 #醫護 #林鄭月娥 #罷工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