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2-02-04

舉辦冬奧會的利弊與蹊蹺

  如無意外,2022年冬季奧運會,一般稱為北京冬奧,將於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中國首都北京舉行。早在2013年11月3日,中國奧委會正式致函國際奧委會,提名北京為2022年冬奧會的承辦城市,到了該年11月15日,國際奧委會公布6個申辦城市名單,除北京外,尚包括瑞典斯德哥爾摩、波蘭克拉科夫、烏克蘭利沃夫、挪威奧斯陸以及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

 

  但不到一年時間,斯德哥爾摩、克拉科夫、利沃夫、和奧斯陸都相繼退出申辦,只有阿拉木圖和北京角逐,結果北京順利勝出,並且創造歷史,成為第一個既曾獲夏奧會舉辦權又獲冬奧會舉辦權的城市。

 

  近年來,申辦奧運會出現退潮,原因之一,在於辦奧運會開銷很大。據統計,花銷最大的是2014俄羅斯索契冬奧運,最終達到218億美元。平均來看,舉辦一次奧運會,花銷大概在65億美元左右。據《經濟學人》報導,1960年以後的奧運會都是超成本運作,平均支出比預期超179%。2004雅典奧運會的虧損最嚴重,總投入100億美元,收入僅19億美元,巨額虧空要數十年才能補上。

 

  雖然舉辦奧運開銷甚大,有巨額虧損的風險,但好處能提高國家威望,提升人民自豪感以及吸引旅遊和投資等間接好處。又由於北京曾主辦2008年奧運,已有硬件配合冬奧。雖然有人質疑,北京缺乏天然雪,但中國代表團強調,已儲存足夠雨水人工造雪,不擔心缺雪。

 

(CNS)

 

  今屆北京冬奧會,先看經濟方面。美國經濟學家安德魯·辛巴勒斯特(Andrew Zimbalist)認為,奧運會已變成一場經濟賭博,是一個長期燒錢的大工程!因此舉辦奧運會一定要得到各大品牌贊助。像2008年北京奧運,官方汽車贊助是大眾汽車。至於今屆北京冬奧會,總投資是3000億人民幣,不僅沒有虧損,估計最終會賺10億。

 

  另外,今屆北京冬奧會所展現的政治涵義,在於為中國提供另一次機會向世界展示雄厚的經濟力量,且無可否認,這是一個旨在提高中國影響力或「軟實力」的政治決定。而另一方面,中國也要面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外交抵制」。北京冬奧舉辦前夕,美中關系正加速惡化。華府將中國政府對待新疆維吾爾族的行為定調為「種族滅絕」。與此同時,美國更號召部分盟友基於對中國人權的憂慮,對北京冬奧進行外交抵制。

 

  結果澳洲緊隨美國之後,英國和加拿大也陸續宣布外交抵制冬奧,倒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形容這種抵制是「形式化」且收效甚微。中國的回應則是譴責體育被政治化,並否認這些指控,提出抗議;而作為反制,中國也通過公開批評、監管審查等方式,去懲罰涉及抵制新疆產品的國際公司。事實上,對於在場內觀賽或者在遠方收看的人來說,這場外交抵制對於賽事本身的盛況影響很小。

 

  看來北京似乎不會為一些國家的外交抵制而過於沮喪,雖畢竟會感到有點有失「面子」和損及國家形象,但這也是在意料之中,影響不大。對香港人來說,最感奇怪的是,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以本地疫情反覆為由,拒絕出席冬奧開幕儀式;相反,澳門特首賀一誠則應邀出席。這是否事有蹊蹺,反映林鄭月娥爭取連任的行情有變?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北京冬奧 #外交抵制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