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4Photo: istock
為甚麼乙肝歧視會在中國出現?
今時今日在香港接受身體檢查,我猜從來沒有人想過找人「頂包」。但若身處中國,而本身又是乙型肝炎帶原者(註)的話,便可能感受到一股找人代替自己去驗血的壓力。今年5月《北京青年報》報道,「因乙肝歧視而誘生的『代檢族』已是公開的秘密」。
報道稱,帶原者付給中介找人「頂包」驗血的款項,由人民幣上千至三四萬元不等。究其原因:「『代檢族』滋生的背後,則是用人單位對肝炎病原攜帶者的歧視,雖然國家已經三令五申不得要求開展乙肝專案檢測,但部分單位仍然變相考察乙肝等指標,然後尋找別的理由拒簽肝炎病原攜帶者(聘為員工)。」
在廣州創立的映諾社區發展機構,其總監李鏑(下圖)也是乙肝帶原者,他完全明白當中的情況。
約於2005或2006年,李鏑從英國完成碩士學位課程並工作一段時間後回到中國,獲某港資製衣集團聘為公關總監。他接受訪問時稱,那間公司當年並不讓乙肝帶原者在他們那處工作,而且人人要交體檢報告,好讓公司知道誰身上有乙肝病毒。為了這份工作,他跟其他帶原者一樣,找沒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代替他去驗血。
他僥倖過關,可是其他人則遭到「特別待遇」。公司一旦事後得知誰是帶原者的話,在飯堂吃飯時,都要他們集中坐在一張飯桌上,桌上放了一個標示,寫著「乙肝食枱」四個字,餐具也要跟其他人分開使用。「其他人都會把在這張枱吃飯的人視作怪物。」李鏑說,公司的目的,在於羞辱乙肝帶原者,藉此要他們辭職,是不折不扣的歧視。
為甚麼乙肝歧視會在中國出現?亞太撲滅病毒性肝炎聯盟(Coalition to Eradicate Viral Hepatitis in Asia Pacific,簡稱CEVHAP)2015年出版的《中國病毒性肝炎感染者需求評估》報告,以及2012年人民日報社主辦的《民生周刊》封面專題訪問反乙肝歧視機構北京益仁平中心創辦人陸軍時,均指出源於1988年1月上海發生的「甲型肝炎」大爆發。此次爆發乃由生吃海產而起,造成30萬人患病,佔當時上海人口4%,其中47人死亡。同年4月,疫情才開始退去(可同時參考東方網歷史頻道的報道)。
其實,甲型肝炎與乙型肝炎,傳播途徑根本不同。甲肝(像上海那次爆發)是由進食受污染海產引起,而乙肝則是經血液傳播,例如與乙肝帶原者共用針筒或發生性行為,又或攜帶乙肝病毒的產婦於分娩時傳染給新生兒,它不會透過同枱吃飯或擁抱握手而傳染。
不過,上海那次甲肝爆發之迅速,影響人口之多,令人對「肝炎」這病留下陰影,CEVHAP的報告便提到,「導致之後普通公眾對不同類型肝炎的認識混亂」。
上述《民生周刊》的封面專題進一步指出,1994年起,公務員體檢時必須接受乙肝檢查,並規定肝功能不全的人不予錄用。到了2003年,31個省有28個規定,若在公務員體檢被驗出帶有乙肝病毒,即表示體檢「不合格」,「陸軍認為,公務員體檢標準對於乙肝攜帶者不同程度的『禁足』,為民間的乙肝歧視起到了『示範』作用」。
情況影響至今,CEVHAP的報告列舉一些例子:乙肝歧視導致有些學生被勒令退學,有兒童被幼兒園拒收,有人失去工作,有人被拒錄用為公務員,甚至因而發生血案……。縱使2010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及衞生部共同發出通知,指明不能在入學或入職體檢中檢驗乙肝,但是上月23日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發表的2017年《中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歧視狀況調查報告》指出,來自北京、河南、廣東及陝西接近800名受訪慢性乙肝患者中,兩成表示找工作被拒或曾被辭退,接近一成表示子女上學時受到刁難。
這份調查報告也寫道:「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後,最擔心被周圍人議論、工作受到影響,以及未經許可被他人泄露資訊,出現自卑、自責、對外界言辭敏感,拒絕與外界接觸等內心及行為變化,同時承受著精神痛苦和疾病壓力。」這都是旁人難以想像的。
至於李鏑,10多年前大學選科時,已受到限制,很多科系像食品、航空、化學及醫學等均不能選讀,結果他只能選文科,主修市場學。
10年前,李鏑離開公關界,跟另外兩個朋友一起創辦映諾這個社區組織,最初做的是勞工熱線,處理勞資糾紛或欠薪等投訴,兩年後進而設立肝炎免費諮詢熱線,接受乙肝歧視的投訴。
就在創辦1年多之時,映諾獲得一筆來自某藥廠旗下基金會的資金,可以投放更多人力物力,跟進乙肝歧視的投訴,代事主向僱主交涉,向他們重申政府的規定。「僱主不能逃避,因為我們手上有充足的證據。」至今映諾已處理了4000多宗個案。
映諾在工廠派發的肝炎免費熱線推廣卡(映諾社區發展機構提供)
由於乙肝歧視與乙肝知識貧乏密不可分,故除了處理投訴,映諾的職員也到工廠去消除歧視。他們得到這些國內工廠位於香港的公司允許,到工廠去向工友、駐廠醫護人員及人力資源部員工推行乙肝教育。
工人索取映諾設在工廠內「肝炎健康角」的教育單張。(映諾社區發展機構提供)
被問到為甚麼工廠允許映諾進去,他答:「他們在香港這邊的公司對供應鏈有控制權,而且他們在大陸有數千間工廠,(背後的原理就是)老鼠怕貓,貓怕大笨象,大笨象怕老鼠――工人怕工廠,工廠怕品牌,品牌怕工人,這就是negotiation,做談判,做博奕。我們不會公開講這個那個工廠怎樣怎樣差勁,我們用的是制衡。」
映諾在工廠裏以問卷調查工人對乙肝的認識及態度。(映諾社區發展機構提供)
映諾十分重視駐廠醫護人員的教育。李鏑嘆道,不少駐廠醫生的肝炎醫學知識水平十分低,雖然如此,他們十分樂意學習。非肝病專科醫護人員的知識盲點,並非駐廠醫生獨有,上月25日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在一場病毒性肝炎例行發布會上,講者之一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主任兼教授賈繼東便指出:「一些非肝病專業的醫生對此(對乙肝經血液傳播的途徑)也不太清楚,甚至個別肝病專業醫生對這個也不是特別有信心,總覺得不傳染,但心裏還是害怕,其實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大量的臨床流行性病學和實驗研究都充分認證了傳播途徑是不會改變的。」
映諾認為,乙肝知識的教育對象,要包括工廠或企業人力資源部人員、駐廠醫護人員及工人。(映諾社區發展機構提供)
在香港,乙肝帶原者受《殘疾歧視條例》保護,而上月中本欄提到,本港未見有乙肝歧視的個案。認識乙肝歧視,不在於香港有沒有此現象,而在於對世界的關心。
註:帶原者vs帶菌者(carriers)
帶原者,又稱攜帶者,即俗稱的帶菌者,可是,乙肝病毒不是細菌。為免誤會,本文用帶原者,意即帶著病原體的人
本欄旨在集思廣益,內容謹供讀者參考,惟不能代替醫囑。如有疑問,宜與您的主診醫生商量,以得出切合您的治療方案。
【你點睇?】媒體近日報道有關愛隊涉活動造假或誇大以滿足KPI,事件會否影響你對關愛隊的印象?►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