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4
內地吃飯談生意傾合作,是文化一部分!為甚麼會有親疏之分?
「請通知張總,下星期去北京時要和他吃飯。」跟張總的秘書說。張總是我們內地的合作夥伴,和我成了好朋友。每次到北京都會去拜候他,和他吃飯,大家說話無拘無束。
「還有這一次是我付錢了。」我跟他秘書也稔熟。
「不行,你是客人嘛!」張總秘書姓黃,他代張總說︰「而且上次你又不能吃大閘蟹。」上月在北京,張總帶我去一家小店吃滬菜。店主特意弄來兩隻陽澄湖大閘蟹給我們品嘗,可是我感冒,沒吃,黃秘書吃了我的一份。
「還有一事,將來我會少來北京,所以要介紹一位同事給張總認識。以後主要由他來和你們聯繫。」
「是嗎……」黃秘書語帶遲疑︰「他只是來見見張總吧!不會一起吃飯吧!」我立時明白,說︰「當然!當然!」
許多人都說和內地人合作一定要吃飯,似乎他們只會吃飯,不會做事,這是一知半解的說法。在台灣、在香港談生意講合作,亦經常以午餐飯局開始。生意搞定,合作成功,亦以晚餐結束。為甚麼說成這是中國內地的特有產物呢?
這是中國文化一部分吧!大家一起吃飯,坐在圓桌上,吃同一樣的菜,像一家人,而且有粥吃粥、有飯吃飯,像兄弟般。因此吃飯不只是禮貌,還代表一種情誼。
黃秘書暗示見面可以,但不吃飯。意思是張總與我帶去的新同事見面沒問題,但吃飯卻只會和我吃。吃飯也有親疏之分,不是每個人都會一起吃飯的。這是張總擺的架子,他不希望我同事以為可以和他平起平坐。此事還有下文。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