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11-18

兒子不上幼稚園 在家教養 自由探索

  孩子到達入學年齡,是否一定要上幼稚園?青少年導師Esther選擇在家教養,與媽媽們共同栽培子女。她大仔沒上過幼稚園,一直跟媽媽學習、玩Messy Play及自由探索。小朋友雖有發展遲緩,但今天能自行閱讀英文書,熱愛交朋友。Esther一年前也為細仔開Playgroup,望能鼓勵其他媽咪也嘗試在家教。

 

Esther與細仔陳諾在教室中玩賽車。

 

  育有兩個囝囝的Esther是資深青少年導師,她曾連續八年參與美國心理學家Frank Fabiano主持的工作坊,學習零歲到青少年每一年的需要和發展,以此作根基為少年學生設計課程。「我與學生一起住,是他們父母和老師,作為家長,我多年來體悟青少年問題本源自家庭問題,童年期影響重大。人很特別,如在發展期中某一站沒法得到滿足,長大後會走回頭找補償,故讓孩子做孩子很重要。」

 

不想依賴老師

 

陳御熱愛自己探索世界。

 

  Esther解釋孩子年年需要不同,如零至兩歲需要感受世界,三歲學社交愛不斷問父母問題,踏入四歲需要發展想像力,要有空間去玩去探索,觸摸不同質感的東西。

 

  六年前她與兩位有同齡子女的同事齊齊推動家庭式幼兒教育,成立小型幼兒學堂。其大仔陳御四歲起由媽媽們共同栽培。現年七歲的他入讀國際學校小二,之前被校方評估可跳過小一。今天陳御愛自己上網聽故事,也很適應小二生活,有很多朋友。「陳御有發展遲緩綜合症,其大小肌肉及語言發展比正常小朋友遲兩年,當年曾想找功課少、多遊戲的幼稚園給他,但發現只有國際學校合乎理想。一來負擔不起,二來我理想的教育是讓孩子由遊戲中自由探索,而不是倚賴老師或大人告訴他要學甚麼,故決定自己嘗試教他。」

 

無礙銜接小學

 

學堂的孩子們用紙皮砌交通燈。

 

  兒子與幼兒學堂中的同學仔,六歲前在玩樂中學會面對挑戰,加上有大量時間與父母相處,在生活中學習,故孩子雖是上主流小學,但因樂於嘗試,只用很短時間便適應傳統上學模式。「之前陳御『放學』後也沒有任何活動,跟着我買餸煮飯,我做家務時他自己找事做。他喜歡英文故事,便自己在YouTube上打書名、自己聽故事,找關於這故事的資料。他習慣不用倚賴大人給他怎樣學或要學甚麼,有自己的空間和想法。」Esther謂大仔本來說話、學習也比人慢,現在能力已追回同齡。「我也想過不給他上小學,用自己方法教,但有了細仔後沒時間預備教材,同時也見到大仔有能力適應傳統學校模式,才讓他上學。」

 

  她強調並非反對學校教育,而是反對太早讓幼兒經歷太多結構化的學習過程。「外籍媽媽比較流行Home School,華人難接受只因慣了孩子一定要在課程中去學習。我們大人未曾真正探索過自己,故很害怕孩子學不夠,也不知道能怎樣教,但其實人人都有很多內在的資源可以給小朋友。若大家都肯改變及為孩子出一分力,我相信小朋友不用花太貴學費,一樣可以享有國際學校的教育質素。」

 

十對父母合力教

 

兩兄弟展示媽媽Esther設計的中文教材。

 

  對兩歲九個月的細仔陳諾,Esther一早計劃也要自己教。一年前她開了非正式的小型Playgroup,現時由十對父母增至20多對,每周聚首兩次,主要玩Messy Play。「我們是共同合作制,一起上網找教法,互相腦激盪。兩、三歲組別可以玩得好放,例如玩水、泥、冰、樹枝、石頭等天然物料。我們上網見到有外國人用城堡去教高低對比,故找朋友用紙皮建了一座,設計斜道讓他們學快與慢,把石子和海綿掉下水中學浮沉。我們想孩子畫玻璃,用好大張畫紙,及搓滿全身泥躺下去畫,也曾把顏料放入蛋殼、用襪蘸顏料,拋向畫紙畫一幅抽象畫,讓他們練大小肌肉。Messy Play重點不是為骯髒而骯髒,而是過程,讓孩子肯去探究,再自我創新。」

 

Source: SKY POST

樂本健【活力健康 迎新年】維柏健B+C維他命 激抵買低至$99► 了解詳情

更多親子專題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