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09-12-24

勢不兩立的紅酒

時至今日,不少人提起新或舊世界酒,兩者仍好像有點勢不兩立。習慣飲舊世界酒的朋友,例如法國和意大利,大多可能認為新世界的酒,缺乏那世代相傳的釀酒技術,又或者認為新世界的酒缺乏複雜的層次或深度,只有濃濃的果味。支持新世界酒的人,又會覺得舊世界的酒保守,欠缺新意。

 

在世界葡萄酒市場上,兩者的確拼得很激烈。但兩者之間有很多的分別之餘,其實也有很密切的關係。

 

十六世紀興起的殖民地主義對今日的新世界酒國家影響很大。當南美洲被西班牙侵佔時,由於葡萄酒與宗教有密切關係,種植葡萄、釀酒都是重要的項目。例如1522年,西班牙人開始在墨西哥種植葡萄,隨後智利和阿根廷也受西班牙人影響開始種植葡萄。南非由荷蘭人在1655年引入葡萄種植的技術。

 

至於美國,1619年最初是由英國人在維珍尼亞開始培植,但是遇上重重障礙,尤其是對控制真菌感染,缺乏認識。後來在西岸由傳教士在1670年代再次引入技術,繼而向北發展,在1820年率先在洛杉磯種植,到1850年才在今日著名的Napa和Sonoma酒區栽種葡萄。

 

澳洲是全憑來自歐洲的新移民,於十八世及十九世紀把葡萄引入。新西蘭的葡萄則由澳洲的傳教士在1819年引進去。

 

這樣說來,新世界的葡萄品種和技術不是來自舊世界嗎?話雖如此,在新、舊世界之間的分別確實有很多。

 

新世界的酒莊,勇於嘗試,例如利用溫調的不鏽鋼器皿來釀製白酒,可保存新鮮白酒的果香,這是新世界澳洲的發明。把赤霞珠與設拉子混合釀酒,也幾乎是澳洲獨有,還有那有汽的設拉子,在舊世界恐怕不可能有的了。因為在舊世界,政府訂下了嚴格的規矩。以法國為例,黑皮諾不會是在Rhône出產,而是Burgundy另外還有等級管制,如法國的AOC,意大利的DOCG,這些都是新世界酒沒有的。

 

但澳洲近年提倡Geographical Indication (GI),有點倣效法國以Bordeaux、Loire Valley、Alsace等去分別酒區,令消費者易於選擇。

 

新世界由於地大,每株葡萄及每行葡萄的距離都比舊世界的寬闊。 歐洲的土地較貴,又因地理原因,有些葡萄園開發在斜坡上,到采擇收成或剪技整理時,路窄地斜,根本不可能用上機器,非依賴人手不可。為了種出好葡萄,在新世界酒業裡,部份酒莊倣效舊世界,把樹的距離收窄,又堅持全人手管理。但舊世界的部份酒莊亦開始採用機器,以求達到經濟效益。

 

近年兩個世界的釀酒專業人仕經常交流,在技術上,其實已拉得很近。

 

 

Tips:
早前Lafite氣勢如虹,近期受人注意的換了是2001的Mouton Rothschild,美國11月份紐約的拍賣價為1,449英鎊(12x75cl),還有1996和1998的Petrus,前者最新十月份美國芝加哥的拍賣價為7,321英鎊(12x75cl),後者在香港的拍賣價18,776英鎊(12x75cl)。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內地男星王星被誘騙至泰國後失聯,最終獲救回國,事件會否影響你到泰國旅遊的信心?► 立即投票

更多紅酒情報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