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6-05-06

大象告別馬戲團

  去動物園、看馬戲團相信對很多人來說,是小時候的快樂回憶。記得那時候的荔園,有大象、獅子和老虎,海洋公園也有殺人鯨海威,去餵飼動物,看牠們表演,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動物園和馬戲團對待動物的手法為人詬病。

 

  以荔園為例,它的第一頭大象於1952年來港,一直生活在面積不到500平方呎的獸籠內跪地討食,極不人道。

 

  最近,世界三大馬戲團之一的美國玲玲馬戲團,在面對動物維權的壓力之下,負責表演的11頭大象亦作出最後演出,之後便會送到保育中心繼續生活,結束這個在馬戲團已有145年歷史的大象表演環節。

 

  這其實是一個矛盾的問題。一方面,我們不希望動物在訓練或飼養時受到不人道的對待,或成為娛樂人類的工具;另一方面,就是因為社會愈來愈城市化,除了動物園之外,大人和小朋友都無法看到和認識動物。

 

  同時,有動物行為專家指出,大象有高度智慧及記憶力,要與訓練員和熟悉的環境分開或許會有點不快。出現社會改變,我們或許一下子會難以接受短暫的痛苦,但我們應該藉此機會作出改變,變得更健康,才可以確保長遠的發展。

 

轉載自: 晴報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維基解碼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回顧24 展望25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