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6
減稅憧憬
上證綜合指數在春節長假後升勢明顯放緩,甚至出現回調的勢頭。除了塞浦路斯存款稅風波使歐元區債務問題陰霾再現,境內外投資者對北京三月「兩會」後深化改革推進不快態勢持觀望態度不無關係,其中減稅的步伐最受矚目。
事實上,不少學術界及投資界人士已經指出,國內目前並不存在所謂「儲蓄率過高」的問題。在考慮到住房、醫療等長遠開支和或然責任後,國內居民消費佔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並未較亞洲臨近地區為低。政府刺激社會消費成效不彰,主要與稅賦成本過高,過多的居民收入流入政府體系有關。故此,若要通過刺激內需來平衡出口及投資在整體國民經濟內所佔的比重,減稅是十分必要的。
上海,在我國經濟中的影響力舉足輕重,中央對此顧慮甚多,以致歷來改革步伐均落後於其他省區。唯有去年開始實施的營業稅改增值稅,即「營改增」的稅務試點改革,則領先其他省區。
去年2月起,上海市的交通運輸業和部分服務性行業率先執行「營改增」試點,至今剛滿一年。根據此安排,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下個人和企業會被劃分成小規模納稅人,原來徵收3%至5%的營業稅稅率,將改為徵收稅率為3%的增值稅,是受惠程度最高的納稅人組別。上海實施試點改革的期間,據上海市國家稅務局及地稅局統計,相關稅收減少200億元。
中國是目前為數不多仍在徵收營業稅的國家之一,而增值稅已成為世界主流的徵稅模式。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結構性減稅的其中一幕重頭戲。雖然營業稅和增值稅同屬消費稅類,但是前者應課稅標的為商品及服務的銷售價格,後者則只對商品銷售的附加值徵稅。營業稅的徵收方法較為簡單,但是並未考慮商品流通過程中納稅人的營運成本。換句話說,在徵收營業稅的經濟體中,商品流通的商業鏈愈長,重複徵稅的程度愈高,商品最終售價中稅收所佔的比率也愈大,不利服務性行業的發展。
「營改增」在上海啟動試改革,基本上可以說是成功的。試點的城市更在2012年8月1日起陸續擴展至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廣東等8個省和直轄市,今年或許會繼續擴展稅改的範圍。如果順利推展至全國,減稅的第一步就基本上算是成功了。
與居民消費相比較,政府消費效率低下,不少報告均計算出政府部門購入商品的價格往往高於市場的平均價格。正如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的「花費矩陣」〈Four Ways to Spend Money matrix〉理論所說: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那是既要考慮價格又要考慮功效;花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那就既不會考慮價格,又不會考慮功效。
國富民窮,本質上與鼓勵內需消費是背道而馳的,若要鼓勵消費就必定要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此外當今社會,居民在住房、醫療方面個人承擔的責任不斷上升,較少依賴政府,故此政府為社會第二次分配而向公眾徵收的稅款比率適度下調也是順理成章的。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