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8
為「炫富性消費」鼓掌加油!
市場有傳言,全球營業額最高的奢侈品生產商──路易威登集團有意收購正在改制中的上海家化集團,不論是否屬實,反映的訊息十分明確:在眾發達經濟體面臨衰退的困境下,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奢侈品生產商的「最後希望」。從路易威登集團的上海併購案,到六月下旬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奢侈品生產商──Prada,無一不是通過增加名牌產品在國內的曝光率,意在發掘中國內地巿場足以媲美八十年代日本國民消費水平的巨大購買力。
「暴發戶」,體面一點的說法叫「炫富性消費者」。近年中國的「炫富性消費者」可謂遠近聞名。筆者認為,奢侈品的消費有助社會資源再分配,應大力鼓吹。不幸的是,時下「炫富性消費者」卻常常成了「人民公敵」,其「擺款醜行」也佔據了辦公室茶餘飯後的大部份話題,如不隨和「聲討」兩句,實難和大眾打成一片。
提到「最牛」的暴發戶,就要數上海的「80後砸琴女」。數月前網上流傳短片,一名打扮入時的女性在琴行轉悠,因不滿未經她同意,擅自把她放在待售鋼琴上的手提包拿下而對店員大發雷霆。用字正腔圓的上海話吐出了一句:「儂哪能意思啦?看我買不起囉!」〈筆者譯:什麼意思?嫌我買不起!〉,又對前來調解的該店店長怒吼:「儂眼烏珠張張大好伐?〈筆者譯:你沒長眼晴嗎?〉儂看不出我身價多少嗎?一台鋼琴呀,買下來好嘞,幾鈿啦?煩死特勒,閒話加西多!」〈筆者譯:多少錢?麻煩,這麼多廢話!〉言罷把信用卡一扔,可謂豪氣凌雲!
峰迴路轉,接下來的發展卻出人預料。當得知名牌鋼琴的零售價是106萬人民幣以後,「砸琴女」的臉色一變,開始尷尬地強辯:「甚麼?鋼琴值106萬!以為我不識貨?把我當「巴子」啊?(筆者按:「巴子」是台商的「諢號」,上海人對有錢但沒文化的台商的稱謂)短片隨即草草收尾,引來的討論倒是嬉笑怒駡之聲綿延不絕。主要觀點有兩:〈一〉「被妖魔化的上海人」腔調可惡。〈二〉連106萬人民幣都「燒」不起,「砸琴女」就別那麼囂張。
若論暴殄天物,則早有前例可循。《紅樓夢》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雙星,賈寶玉就「教導」眾人:「這些東西原不過是借人所用,你愛這樣,我愛那樣,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著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氣時拿他出氣,就是愛物了」
筆者看來炫富性消費,小事一樁。那位小姐喜歡「砸東西」顯示自己的身價,只要付的起價錢那也無可厚非。可惜那位小姐錯在「氣粗財不大」的情況下「擺款」,只能咎由自取,遭人奚落了!
大家常說社會缺乏流動性,要提高社會流動性就應該鼓勵「暴發戶」消費。他們自願花一百塊買只值五塊錢的東西,我們應該為他們「鼓掌加油」。九十五塊白花花的銀兩就進入了流通渠道,成為或提高了相關業者的收入。在既沒人種綠豆,也沒有人吃綠豆,只有人「炒」綠豆的時代,絕對是愛國的行為。這就好比愛國同胞罷買日貨的口號,從重商主義角度來看是正確的,但是不做日本人生意那就不對了,我們應該多為日本人「服務」,以賺取更大的貿易順差。
電視劇中的「敗家子」常常引來觀眾的痛駡,但反過來想,如果個個「富二代」都像其老爸般精明幹練,勤儉節約,社會百姓還有發財的希望嗎?!
【你點睇?】2024年國際外交上,誰是最大贏家?誰是最大輸家?►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