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4Photo: iStock
炫耀背後就是追求物質主義
親戚中,有個女孩子20歲左右,每次吃飯就不斷看著手機,既不參與家人間的閑話家常,亦不會對眼前一切有何反應,除了食物來到時,拍拍照片。
問女兒,她在做甚麼?女兒說間中在Instagram上見到,知道她每天由一朝早吃甚麼早餐開始,到晚上睡前熄燈一刻,都不斷po相片上Instagram。我說怪不得她這麼忙了,整天不斷把相片po上去,然後看看自己的Instagram有甚麼回應,又對別人po上去的東西,這樣很忙。
又有些人,年紀也不少,則熱衷玩Facebook,每次旅行起飛前,在登機閘口打卡,說「又飛啦」;有些則在頭等艙候機室拍一張香檳照片,還要用hashtag註明是在First Class Lounge。這又是甚麼?
然後每天在外的行程,不斷更新,有時還真的做live,其實你做甚麼,除了對他自己有意思外,於大部分其他人言,有何意義?
或許是得到別人認同,令自己有滿足感;得到的like愈多,就更加有滿足感。但為甚麼别人認同的不是他做過甚麼事,而只是吃了甚麼?
說到底,都是炫耀,炫耀自己吃好的東西、炫耀自己又可以飛了、炫耀自己入到去First Class Lounge⋯⋯
為甚麼現代人特別喜歡炫耀?
以往去一次旅行,除了身邊的朋友或同事外,基本上沒有人知道你去了哪裏、做了甚麼、更不要說吃了甚麼?
現在社交媒體的傳播威力,即使今晚吃了一頓飯,也要講給別人聽,立刻po相;甚至有年輕人每一餐吃甚麼,都立刻po上網,變成大家都很忙,大家都要給讚。po了相片,吃飯時也好、等上機也好、去旅行景點也好,都不斷看手機,看這幅相多少人like,有人回應,又立刻回覆,於是很忙。
大家無形中鼓吹了消費主義,亦產生了比較心態。
炫耀,炫耀甚麼?
炫耀的都是很物質的東西,自己所吃到的精美食物、享受到的多釆假期、獲得的非凡待遇⋯⋯
讀書時,老師不是教我們做人要謙虛嗎?年幼時,父母不是教我們做人做事不要太張揚?
謙虛,不是刻意扮低扮蠢,而是要有修養,即使人家錯了也好,也不要批評別人;不張揚,是即使自己有料,也不用顯露出來,是藏器於身。
這叫修養。
po自己生活的一切上社交媒體,這樣很忙,亦不見得令人讓自己有多少得著。炫耀背後反映他的價值觀,自己是個追求物資和喜歡金錢的人。
【你點睇?】媒體近日報道有關愛隊涉活動造假或誇大以滿足KPI,事件會否影響你對關愛隊的印象?►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