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4
工都打不好,憑甚麼創業?
現在在職場中,很多90後的孩子都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一份工幹得不滿意了,拍拍籮柚就離職。如果幾個朋友聚到一起,談起了夢想,一拍即合,就準備創業自己當老闆。
從我目前接觸下來,身邊的創業朋友大多走的是這條路,充分挖掘自己手頭和老東家的客戶資源和人脈關係,利用自己的少許職場經驗,去開間Studio或者開一家小公司,做個KOL,投身Digital。
在他們眼中,創業是用來逃避職場朝九晚九的工作作息,逃避老細和上司的管理,逃避繁瑣的業務工作。一旦自己搖身變成了創業者就可以擺脫討人厭的工作,擁有自由的人生。
試問,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好,就真的可以幹好創業這件事?我從不鼓勵他們這麼做。在職場上撈得不算好的人,往往會有一些共通點:
比如說沒有上進心和學習力。對待崗位上的工作馬馬虎虎,拿到任務也是一副得過且過的樣子。拖得就拖,Hea得就Hea。少花點時間在完成工作上,就可以為自己節約點上FB的時間。
他們在現有的工作崗位中都做得馬馬虎虎,無論是業務水準還是人際關係都僅僅處在及格的邊緣。這樣的工作能力維持一份萬零蚊的薪水都顯得艱難,又怎麼可能創業?
因為這種普遍職場思維的影響,這些孩子根本不會認真對待手頭的這一份工作,既不願意跟前輩學經驗知識,也不願意加班多做點事情。心情好的時候過日晨,心情不好的時候辭職出去玩幾個月再重新找下一份工作。他們會覺得人生隨時隨地都可以像打機,可以Restart重來,當職場上的路走不通,還有創業這條路可以走。
我們的行業,是用光速推住你前進,工作中最沒有價值的東西往往就是人工,知識、經驗、經歷的積累、能力的提升、人脈圈的培養,口碑,這些才是最寶貴的。從我們這個門口出去的,第一年萬零蚊,第二年肯定升三四成,第三年兩皮零野Easy Job。試問,連本職工作都幹不好,就真的可以幹好創業這件事?
孫中山N年前有句話叫「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意思就是任由你再叻仔,你也無法對抗歷史的潮流,這就是趨勢的力量。但是問題來了,趨勢到底是甚麼呢?那當然是Digital,這些年裏的很多事情,行業內所有的成功失敗,很大程度上都不是自己個人能力決定的,而是很大程度上被大趨勢給決定了。
就這麼簡單。
兩股「炒4A Agency」的風暴正在行銷圈醞釀:媒體自營廣告(Publishers as Agencies)和品牌自營內容(Brands as Agencies)。
美國數碼行銷協會(Society of Digital Agency)發佈的2015年度報告顯示,27%的品牌正在進行「炒Agency」,減少甚至停止與Agency的合作,而轉向自建內容中心。更有遠見和實力的品牌如Netflix甚至把Media Buy和程式化購買業務收回到自己手中,實現對產品資料和客戶資料的有效控制。對於Interpublic、WPP、Ominicom等及旗下眾多4A們來說,這是個壞消息。
近年,不少創業者就是一些被炒人士,我們冷靜想想,所謂創新就要顛覆一個行業,或者徹底改變一種生態圈,這是何其難的事情。打工是被動地由上級灌輸知識,而創業就是自己主動去學習知識,日常生活的分分秒秒都在思考公司未來的運作。
從來不建議衝動下的辭職創業,因為大多數辭職創業的職場人最終只會成為炮灰。那些真正成功的人,有著很稀缺的資源,要不是就有著很廣泛的人脈圈,要不是就是有著更強的技術能力。只有這些人才能夠在市場的大浪淘沙中活下來,而普普通通的打工仔能掌握哪些技術,哪些資源呢?
等到一日你有了技術,有了視野,有了人脈,有了資源,更有了強大內心,那個時候,創業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你積累的所有的財富會合著力幫你創業成功的。
創業,從來就不是職場生涯的救命草,別低估了社會,高估了自己。
《說說心理話》:講講常見年輕人理財問題!想「人有我有」?認可理財社工分享理財觀念小秘訣!►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