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7Photo: 由專欄作者提供
【區塊鏈應用】國際貿易區塊鏈始動,助銀行降低跨境交易成本!
講起區塊鏈,大部分人只會聯想到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事實上,近年區塊鏈應用已開始落地到各行各業,作為「百業之母」的銀行業更嘗試將之引進到國際貿易處理流程,以降低跨境交易成本。
區塊鏈獨有的分散式帳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其實是記載著所有交易軌迹的電子檔案。這些帳本不是儲存於單一的中央數據庫,而是有無數份副本存放至區塊鏈網絡上的每一個「節點(node)」,即是電腦;除非有人能掌控區塊鏈過半的節點,否則就無法任意竄改數據。因此,區塊鏈擁有不可篡改的特性,數據安全性相對較高。
分散式帳本是一個有無數副本分布於不同節點、機構或地理位置的電子檔案,當中並不存在集中儲存的的中央數據庫。(圖片來源:Cryptopostgazette網站)
儘管每個節點皆保留了所有交易記錄,但只會顯示交易流動的軌迹,帳戶的個人資料則會受到加密保護,所以區塊鏈既可確保數據的來源正確,又可保證數據在中間過程不會被人攔截和更改,還可保障用戶私隱免受損害。
如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國際貿易流程中的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交易,便可確保交易具有較高安全性,並可簡化交易作業流程,進而降低交易成本。信用證是銀行按照進口商要求的條件,對出口商發出的匯票,因它為銀行風險而非商業風險,較為安全可靠,所以成為國際貿易間的主要結算方式。
信用證運作流程主要有四方參與,分別是進口商、出口商、開證銀行、押匯銀行。進口商跟出口商訂立買賣合約後,必須通知開證銀行開出信用證給押匯銀行,跟著由押匯銀行通知出口商,讓出口商在出貨時獲得保障;出貨後,進口商與出口商須相互寄送一系列的贖單、單據等文件,確保交易確實進行。
以往,這些文件的寄送與確認均是以紙本方式跨境進行,當中涉及大量核對文件的人力成本,寄送等待時間也很長,至少要5天才可完成。如果交易只屬短程貨運,有可能出現貨物比文件先到的情況;這時候,進口商沒有文件在手,就不能領貨,致使貨物需寄存在機場或碼頭倉庫,衍生額外的租倉費用,增加交易成本。
為求簡化文件傳遞流程,來自台灣的中國信託商業銀行遂試用區塊鏈信用證平台。2019年10月,台商奇美實業出貨給波蘭的進口商,中國信託擔任押匯銀行,荷蘭安智銀行(ING)則擔任開證銀行。與往常不同的是,今次交易棄用紙本文件方式,改以區塊鏈的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來執行網上開證與押匯流程。交易雙方和銀行間的往來文件直接上鏈發行,大幅節省等待文件寄送、確認信用證內容、比對單據資料等所花費的人手和時間。結果,原需耗時5天的信用證流程,縮短至1天內完成,成功創下全球首宗橫跨歐亞的區塊鏈信用證交易。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於2016年已成立區塊鏈研究團隊,並加入金融區塊鏈聯盟R3,積極參與國際貿易區塊鏈的發展。(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匯豐銀行於2019年9月也完成全球首宗使用人民幣的區塊鏈信用證交易。香港兆馳電子(出口商)向其母公司深圳市兆馳股份有限公司(進口商)出售一批液晶顯示零件和面板,由匯豐中國(開證銀行)通過區塊鏈平台向匯豐香港(押匯銀行)發出信用證;當信用證被押匯銀行驗證和獲出口商確認後,智能合約就自動向出口商發送可以出貨的信息,中間所有信息如收據資料、貨運資料、交易資訊都已記錄在區塊鏈上。整個處理流程同樣在1天內完成。
除參與Contour貿易融資區塊鏈外,匯豐銀行還計劃將200億美元(約1,560億港元)的私募基金證券遷移至區塊鏈平台,以提升處理速度和節省成本。(圖片來源:匯豐銀行官網)
不過,區塊鏈應用要在銀行業全面落地,仍要面對兩大難關。目前各國法例對智能合約的定位沒有一致共識,以銀行業一貫注重穩健的保守作風,大部分業者不會貿然採用規管未明的區塊鏈技術。
此外,引入新技術系統時通常需投入較大的成本。銀行如要實施區塊鏈方案,就要架設區塊鏈網絡和分散式帳本平台,涉及龐大的前期投入,可能需要一定時間之後才能收回成本。受到疫情拖累,銀行業信貸成本與不良資產現已呈上升之勢,故此疫情過後,業者未必有足夠預算可供開發區塊鏈項目。
然而,深耕已久的區塊鏈方案卻未必受到影響。上述中國信託和匯豐銀行試行的信用證區塊鏈平台,其實是來自貿易融資區塊鏈方案「Contour」。它是由金融區塊鏈聯盟R3與連同匯豐和中國信託在內的8家國際銀行攜手開發,在2019年的試驗期內已完成價值逾3,000萬美元(約2.34億港元)的信用證交易。按照原定計劃,Contour平台將於2020年第二季在新加坡正式投入服務,惟在疫情衝擊下最終會否延期,目前仍有待觀望。
R3區塊鏈聯盟成立於2014年,主要業務是為銀行及金融機構提供區塊鏈技術服務。(圖片來源:R3官網)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