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9
快遞業興旺,地理位置編碼系統商用潛力龐大!如何有利城市數碼化基建開發?
全球網購盛行,不少商戶及電商平台加入市場,同時帶動快遞業興旺,使其成為全球最活躍的產業之一。尤其在中國,快遞業在過去十多年高速發展,業務更屢創歷史新高,從2014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100億件,到2021年升至1,000億件,繼而到去年3月起,單月快遞量已超過100億件,月均業務收入逾900億元人民幣。
市場研究公司Frost & Sullivan報告指出,內地2022年快遞市場規模高達1,569億美元(約11,136億元人民幣),預測到2027年有望升至2,798億美元(約19,858億元人民幣),5年間增長78%。雖然市場普遍看好,但內地的快遞業界面對現行郵遞區編碼精準度不足的問題,卻存在不少挑戰。
目前,快遞企業都各自建立編碼體系。有礙於編碼不統一、位址庫資訊不完整等情況,導致分工困難,一直不利行業發展。內地早有聲音建議利用電子地圖和經緯度,開發精準、標準化及數碼化的新型編碼地址系統,便利各家快遞公司與電商互通訊息,減省分揀派送過程的中間環節,節省成本。據估算,若使用統一「分揀碼」,配送總成本將降低44%,包括可減少71%快遞車輛及41%快遞人員。
其實,除了電子商貿和物流配送業,其他如市民出行、政府服務及救援工作,準確無誤的地址都不可缺少。一套編碼地址系統不但方便市民日常生活,還有助城市規劃,並提升公私營機構的效率。
不過,香港作為一個發展成熟的城市,至今卻並沒有標準的地址系統,也沒有郵政編碼,有礙物流業的未來發展。為此,最近6名立法會議員組成推動發展「地理位置編碼」系統工作小組,促請政府盡快建立一套地理位置編碼,把地址標準化和數碼化。有關系統可有助城市規劃、基建開發、市場研究等,各企業亦能利用地理資訊的力量,提升營運效率。小組提醒當局在發展「地理位置編碼」系統時,須以對接大灣區及全國編碼系統為前提。
事實上,發展「地理位置編碼」系統的商用潛力龐大,其中牽涉的GIS,香港早於20多年前已率先應用,而地政總署早已為建築物建立一套地理參考編號(geo-reference no.)的數據庫,包含每幢建築物名稱和地址、場地面及道路中線等。用戶可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把編碼轉換成地圖上的位置,從而找出附近的地理特徵。如當局把地圖上的地理位置轉換成「地理位置編碼」,並連結既有的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SDI),便毋須投入大量資源,就能迅速建立一套完整、具公信力的二維「地理位置編碼」系統,這樣更有利城市數碼化,進一步促進智慧城市發展,同時令本地、大灣區、全國以至其他地方受惠。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