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4-06-07Text: MonicaPhoto: Hong PICs - 康港劉影

駱克道55年麻雀館見證行業變遷!麻雀枱由「泥地」變「草地」、深圳碰槓牌取代傳統廣東牌!與食店合作派食物、伙旅行社辦深度遊,傳承麻雀文化

  談到香港人的消遣娛樂,當然少不了「攻打四方城」。麻雀耍樂於香港傳統文化植根甚深,而五、六十年代為香港麻雀館的黃金時代。昔日駱克道娛樂場所林立,入夜後,其中一塊巨型霓虹招牌尤其矚目,它正正就是屬於香港蔴雀娛樂公司。

 

  香港蔴雀娛樂的創辦人為張法平,即現任董事總經理張家寧的爺爺。張法平本為教師,在六十年代偕同妻子從廣東三水南下香港,曾在不同地方打工,後來在麻雀館晉升快,就省吃儉用,繼而成為股東。六十年代的灣仔曾經有過十間麻雀館,張法平相中灣仔一帶的發展潛力,決定自己投資,於1969年創立香港蔴雀娛樂。張法平當時也做過酒樓及歌廳生意,隨後專注投入麻雀館業務,太太則照顧家庭,從旁輔助。到2003年張家寧的嫲嫲癌症病發,痊癒後自知已到風燭殘年,便交付孫子好好管理麻雀館。他憶起小時候只會在店內砌麻雀金字塔,對如何營運完全不熟悉,連打麻雀也是後來才學。最初接管經營時,曾經做到蝕本。爺爺叫他從計數開始學,花了一段時間才逐漸上軌道。

 

昔日香港蔴雀娛樂公司的巨型招牌,今已拆卸。(照片由香港蔴雀娛樂提供 )

香港蔴雀娛樂的創辦人為張法平。(照片由香港蔴雀娛樂提供 )

 

  隨著時代變遷,香港蔴雀娛樂的營運模式也經歷了不少變化,譬如「泥地」已被「草地」淘汰。「泥地」為木枱,「草地」則為電動麻雀枱。這代表於「泥地」上打的傳統廣東牌已被「草地」上打的深圳碰槓牌取代。兩者之間的分別在於後者無法上牌。能夠上牌的時候,章法稍為重要,而碰槓牌的話,章法依然重要,但運氣佔較大比重。不過這也意味著習慣打傳統廣東牌的老人家,逼著要與時並進,改在「草地」上打麻雀。

 

「草地」,即電動麻雀枱。

 

  人手方面一樣改變不少。其一是以往無論女性表現多出色,到退休那天還是只能當侍應工作,而這一代,女性員工已上升到一半比例,現在店內亦有女經理。其二是過去麻雀館只有全職工作,現時則有部分員工為兼職工作,有些人會寧可打幾份工,較能靈活分配個人時間。至於工作天數,以前是每三天就休假一天,現在則是上班兩天就休假一天,一個月有十天的有薪假期,有此改變主要是因為招聘較以往困難。發薪日方面則由過往每天發薪,改成十五天發薪。

 

  香港蔴雀娛樂的街坊生意居多,遊客較少,故此除了提供娛樂,他們亦扮演了一個街坊聚腳點的角色。老友記可以在此聚在一起聊天,附近上班的裝潢師傅或廚師趁休息時間來麻雀館摸幾圈。他們亦與灣仔區其他食肆,如忠記粥品,合作派發食物給長者,連結駱克道一帶的街坊街里。另外,香港蔴雀娛樂之前跟遊戲《明星3缺1》合作,現在正計劃與旅行社合作舉辦深度遊,打算在營業前的時間讓觀光客參觀麻雀館,教他們打麻雀,可見他們團隊持續不斷花心思為了讓更多人接觸及了解麻雀文化。文化傳承從來不易,這間五十五年的老店可謂盡心盡力。

 

 

香港蔴雀娛樂公司-灣仔

創菸:1969年

經營:麻雀館

地址:灣仔駱克道384-388號嘉賢大廈地下B舖及閣樓全層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夏日中暑高風險!即睇中暑迷思+預防措施!► 立即了解

更多尋‧情‧味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街坊生意 #灣仔 #本地遊 #老字號 #麻雀館 #香港蔴雀娛樂公司 #老店 #麻雀 #老店情味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