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1-10-05

【FOCUS】拜登政府首提「持久的共存」 對華政策勢更務實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有關「額外採購2000億美元」限期屆滿僅餘4個月之際,上任逾9個月的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周一(4日)就美中貿易政策願景發表演講,明言「中國未能全面履行」協議內容,強調必須制定新路線(new course)來改變雙邊貿易互動的軌跡。值得留意的是,其將中美關係描述為「Durableco existence(持久的共存)」,是拜登政府首次。

 

完成擴大採購2千億美元幾不可能

 

  時間飛逝,中美去年1月在白宮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快屆兩年之期,備受關注的有關「在2017年基數上,擴大自美採購和進口產品和服務不少於2000億美元」的承諾,到底進展如何?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周一(4日)就美中貿易政策願景發表演講,明言「中國未能全面履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內容。

 

  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數據,截至8月,中國已完成的採購量為1646億美元,落後目標進度逾千億美元;換言之,若要達到協議目標,9至12月的總採購量需達至少1876億美元,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儘管戴琪無提及到底哪些層面「未能全面履行」的細節,但其重點並不在採購金額,而是以大量篇幅回顧過去幾十年美中貿易關係的演變,列舉中國向鋼鐵、光伏、半導體等行業投入大量資金,「強化了世界經濟中的零和狀態」。

 

就應對北京「國家中心體制」尋新路線

 

  顯而易見,跟特朗普將「our great farmer(偉大的農民)」、「decoupling(脫勾)」掛在嘴邊相比,戴琪一方面表示,拜登政府不謀求激化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關系,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停止相互貿易並不現實;另一方面又斷言,「愈來愈清楚的是,中國的計劃不包括有意義的改革,以解決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共同關注的問題」,矛頭直指中國以國家為中心的經濟體制。

 

  但她明確,不會就中國的國家補貼和其他結構性問題尋求第二階段談判,而是強調美國需「探索開發新工具,制定新路線」。在找到新工具、新路線之前,拜登政府在亞洲地緣戰略布局的之外,似乎有意就對華經貿議題伸出橄欖枝,並專注國內如基建、創新、製造業等政策實施。

 

  在「持久的共存」的大背景下,中美繼孟晚舟事件塵埃落定之後,再以雙邊貿易為突破口打破過去一年多僵局,例如開始針對性的關稅排除流程,恢復高層建設性接觸或指日可待。

 

【你點睇?】2024年國際外交上,誰是最大贏家?誰是最大輸家?► 立即投票

更多FOCUS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貿易協議 #產業補貼 #戴琪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