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1-11-10

【FOCUS】PPI刷新26年最高 年關痛苦或續遭低估

  德國14.2%、美國8.6%、中國13.5%,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推動全球PPI(生產者物價指數)齊齊衝高。國家統計局周三(10日)揭盅10月通脹數據,PPI按年升13.5%,大幅高於市場預期的12.4%,錄逾26年最高;CPI(居民消費價格)按年升1.5%,大致符合預期的1.4%,惟鮮菜、蛋類漲幅齊錄雙位數。

 

  大宗高企、地產危機、需求乏力、零星疫情、寒冬將至……政策左右為難之際,市場或續低估即將到來的年關的痛苦。

 

1995高通脹記憶似重回眼前

 

  國際油價直逼85美元的7年最高,OPEC+企硬拒擴大增產,上望100美元大關或指日可待;全球基準的澳洲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則穩企150美元以上,較一年前翻了1.5倍--兩大勢力夾擊之下,全世界齊被高通脹「綁架」,各大經濟體CPI、PPI曲線愈升愈有。 

 

 

  繼美國勞工部周二(9日)公布,當地10月PPI按年加速上升至8.6%,錄2010年以來最大年增幅後,中國今早揭盅的10月PPI按年飆13.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更按年勁升17.1%,其中,燃料動力類、有色金屬類、化工原料類分別漲逾40%、25%、24%。

 

  PPI看齊1995年7月水平,令當時「交通運輸緊張、能源緊張、重要原材料緊張」的高通脹記憶似重回眼前。不過,當時的「高投資膨脹、高工業增長、高貨幣發行」促使人民銀行祭出緊縮銀根的金融調控控制物價,現時恐難複製。

 

供需雙重衝擊疊加政策兩難

 

  何解?看看PPI與CPI的剪刀差從9月的10個百分點史上最闊,續擴大至10月的12個百分點,可知一二。一方面,下游消費品生產商承擔著愈來愈大的成本壓力,隨著庫存持續消減,轉嫁成本已避無可避;但社會總需求仍舊偏弱,此從昔日一座難求的海底撈(06862)宣布將在本財年底前逐步關閉或暫停約300間門店可見一斑,意味貨幣政策必須維持一定程度寬鬆。

 

  另一方面,PPI及經濟增長類滯脹特徵日顯,限制政策放水空間。央媽較早時公布的「碳減排支持工具」即是以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發揮投放基礎貨幣作用的新嘗試。

 

  供需雙重衝擊疊加政策兩難,市場對第四季增長的共識預測正逼近3%關口(第三季增4.9%),另預測明年增長「破5」的也漸增(美銀料4%、高盛野村料4.8%)。面對大宗商品價格高企短期難改,房地產流動性危機火燒連營,國內零星疫情此起彼伏,而寒冬暴雪天氣或加劇能源食品供應緊張……北京對經濟痛苦的容忍度似乎高得出人意料,市場或續低估即將到來的年關的痛苦。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FOCUS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大宗商品 #PPI #供需衝擊 #貨幣政策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