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1
西方視界中的「異域」與「花園」
去年烏克蘭陷入戰火之初,本欄曾發表一系列對台海局勢影響的文章,可大致歸納為以下四點:
佩洛西訪台加速台海中線消失(資料圖片)
一、針對拜登政府的對台總體政策,可能包括1、透過國會逐步消除美國「武力護台」的法理障礙;2、推動台島構建民兵體制,準備實施城巷焦土戰;3、建構美台雙邊經貿管控機制,完成對晶片等關鍵技術產業的拆解與轉移。
二、針對美國「朝野政要連環訪台」,指出在民主、共和兩黨鬧得水火不相容的背景下,美國國內黨爭輸出國外,可能會給台島帶來更多的焦慮與不確定。
三、針對北京的對台政策,指出兩岸在台海中線的默契將發生「根本的變化」,台海將進入常態化「主權管轄」。
四、針對俄烏戰事,北京仍會「莫聽穿林打葉聲」,凸顯其不參與歐洲安全事務的立場。但若中國周邊出現異動,則仍不排除與俄羅斯採取「戰略」層級的合作。
特朗普主張美國儘快調停俄烏衝突,全力對抗中國(美聯社)
西方的異域與花園
如今烏克蘭戰火已持續快一年,城巷焦土戰、拆遷台積電等本來難以想像的事件,已迅速變成事實;美國前民主黨眾院議長佩洛西於去年8月訪台,加速了台海中線的消失。而中期選舉之後共和黨控制眾院,該黨籍的新議長麥卡鍚似乎也要訪台了。
台海局勢下一步會如何變化?答案仍舊建基於我們對俄烏戰爭走向的理解。從歷史的慣性思維角度來看,自從有「世界大戰」或「冷戰」這些概念以來,歐洲一直是列強爭霸的核心,亞洲只是側翼。以冷戰為例,無論是韓戰還是越戰,對於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而言,主要目的之一就在於轉移雙方在歐洲軍事對峙的壓力。
因此只要冷戰思維在西方抬頭,極可能演變出的結局,就是亞洲再度被視為一個可以被打爤的「異域」,來換取歐洲「花園」的安全--對此亞洲各地政府和人民必須高度警惕,切不可心存僥倖。
美韓同意擴大聯合軍演規模(美聯社)
影響拜登的兩個事件
在此大框架下,當然也存在政治決策層的人為因素影響。一個顯著的例子,是拜登政府在俄烏衝突升級過程中的角色。就拜登當選總統前後經歷來看,至少有兩件事可能影響到了他對俄烏戰爭的最初反應:
一是在競選過程中,拜登對特朗普的最具殺傷力攻擊,就是「通俄門」指控。特朗普被形容為與普京存在「曖昧關係」,導致克宮左右美國內政,從而激起了選民的不滿;二是拜登當選後,在阿富汗撤軍行動上過於倉促,不僅造成美軍嚴重傷亡,且塔利班迅速推翻親美政府。拜登亦因此被視為一名軍事無能者而威望掃地,更引發軍方強烈不滿。
這兩宗事件的混合作用,顯然促使拜登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初,就採取了高調的抗俄政策。然而,除了歐美媒體在文宣領域的勝利之外,戰事卻正變得曠日持久,美國不斷投入數以百億計美元及軍援,戰爭成本不斷攀升,削弱俄羅斯的邊際效應卻相應減少。
俄軍大舉進攻烏克蘭之際,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卻訪問日本共謀抗中(美聯社)
特朗普:只需24小時達成俄烏停火
為此,美國五角大樓智庫蘭德公司日前就發表了一篇名為《避免持久戰》的報告,直指俄烏持久戰不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分散了華府對中國的注意力,並促成中俄背靠背。從烏克蘭防空導彈擊中波蘭,以及在援助坦克、F16戰機等事項上的種種保守態度來看,拜登的抗俄決心其實令人存疑。而他的政敵——共和黨人就更不消說了。
上周末,特朗普在新罕布什爾和南卡羅萊納兩個州,正式揭開他的共和黨總統提名人競選活動。他的演講要點,無非就是調停俄烏戰爭,矛頭轉向中國。他指責拜登軟弱無能,導致世界處於第三次大戰邊緣。若他是總統,可以「在24小時內達成俄烏和平協議」。
特朗普的言論反映了共和黨人的一慣看法,他們早就對拜登政府過多捲入歐洲的抗俄行動表達了不滿。對他們來說,美國必須立即從歐洲抽身,因為中國才是主要的對手。對未來台海局勢的判斷,理應建基於上述背景,意即在俄烏戰爭正演變成長期消耗戰的情況下,美國及其盟友也許急需要找到抽身而出的下台階。
金氏兄妹真的有核彈
這就使得在烏克蘭戰場上出錢的G7也好,出力的北約也好,必須勾勒出一個比烏克蘭「危險性更高」的全球安全憂患地圖。倒也是,就在這段時間,以巴衝突升級了;伊朗軍火庫被炸了;美國防長奧斯汀乘坐指揮核戰的「末日飛機」到了南韓;無獨有偶,連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也顧不上迎戰說好的俄軍春季大攻勢,居然忙裏偷閒訪問日韓,共謀起抗中之舉來了。
北韓領導金正恩帶女兒視察導彈發射場(資料圖片)
論國際社會安全威脅,中東地區早已戰禍連年,歐美換來的是勞命傷財的反恐戰爭,以此為下台階吸引力蒼白;朝鮮半島有北韓核威脅,當量夠大吸睛效果一流。但問題也正在於,金氏兄妹真的有核彈……所以剩下來的選項,就只有台海了。
北京外交傳統向來求穩,對潛在衝突區域追求「可管可控」。所以呢,若有「熊孩子」來碰瓷,只要掌握紅線,適度過界,一切仍在掌控中。一句話,怎麼玩也玩不壞。所以當國務卿布林肯一再表示要到北京來,而北京居然又是那麼一再的保持沉默,是不是一個想拿捏這回紅線可以怎生玩法?而另一個卻回說:「你自己猜。」
最後,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記者追問下簡單回了一句:「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美方任何時候都不要試圖突破這條紅線。」輕鬆點,毛寧的意思其實是:「熊孩子,你就呆在自家花園裏縱情玩吧,不要山長水遠跑到我這兒打鬧。」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