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5-03-26

新加坡的家事、國事與天下事1

   獅城在本周日(23日)度過了繁忙而熱鬧的一天,繼去年的Taylor Swift後,Lady Gaga的5月演唱會又一次帶動亞洲節奏,吸引逾160萬粉絲「撲飛」,不僅成為城中熱話,亦再次令有意拓展國際盛事之都的香港不禁欣羨。

 

  與此同時,持續一周的大雨和氣溫突降至攝氏22度,又為這個炎熱的島國,帶來了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水漫獅城的擔憂。政府未雨綢繆,此前已動用2.27億坡元(1.7億美元),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地下蓄水池,以保護繁華的烏節路購物區。

 

  但如全球暖化持續,獅城遭遇突發性洪水的危險將上升,不僅影響國民生活,對其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吸引全球資本進駐,亦構成不可忽視的潛在影響。獅城的管治精英們小心翼翼護理著國父李光耀為這個城市國家建立的運轉機制,並致力查找各種隱患的蛛絲馬跡。因此,如何應對潛在的洪水威脅將提上議程。

 

  而這一天,是李光耀逝世10周年。去年5月接替李光耀長子李顯龍,出任總理的獅城新生代政治領袖黃循財,在其臉書上提醒國民說:「最近連綿的雨天,喚起人們對那個沉重時刻的記憶——10年前的3月,新加坡人在陰沉的天幕下,一同送別李光耀。」

 

周日是李光耀逝世10周年;圖為2015年新加坡人冒雨追悼他。(美聯社)

 

黃循財迎戰任內首場大選

 

  獅城的執政和在野黨領袖們,不約而同在這天前往各大選區,為今年底舉行的大選拉開熱身賽。作為李光耀晚年培養的執政人民行動黨接班人,黃循財造訪了主要反對黨工人黨的鐵票倉阿裕尼集選區,在當地承諾致力協助國民應對通脹,減輕生活成本。

 

  作為李顯龍淡出政壇後的首位總理,黃循財將迎戰他上任後的第一場大選。投票結果將給後李光耀時代長達10年的獅城政治穩定帶來變數。因此,黃循財在發文紀念李光耀時,特別強調:「在我國邁向建國60周年、開啟新篇章之際,人們不應只銘記李光耀的貢獻,更要以實際行動來承繼他的精神。」他繼而寫道:「新加坡的故事還在續寫,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創造美好未來,不負他打下的根基。」

 

獅城「處在十字路口」

 

  黃循財在未來選戰中面對的挑戰,沒有超出李光耀的預料之外。李光耀在去世前兩年,特別以口述和記者談訪的形式出版了《李光耀觀天下》,為繼任者提出了獅城應如何面對國內外政治形勢變化的「行動指南」。他在這本書中很坦率地指出,獅城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前路都「處在十字路口」。

 

黃循財去年從李顯龍手中接過總理職務(美聯社)

 

  針對國內的政治變化,李光耀當時說:「像2011年5月全國大選那樣的結果,遲早會發生。」該年的大選是獅城政治發展的一次標誌性事件,人民行動黨的總得票率由此前10年的75%,跌至60%。更為重要的是,該黨自1965年建國以來,首次輸掉了一整個選區,被工人黨奪下了阿裕尼集區的全部六個議席。

 

  李光耀就此總結說:「再怎麼樣都好,輸掉一整個選區的結果,遲早都得面對。」根據他的看法,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是新、舊兩代之差——「之前的一代人,在建國時代長大,體會了生活水準從低點大幅躍升」、「新一代選民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體驗,投下手中一票時,憑藉的是一套與父母輩,或祖父母輩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與權衡標準」。

 

李光耀:我們將淪為一顆黯淡的小紅點

 

  但是,李光耀對獅城政治制度的觀點是明確的,並沒有給予後代過多游刃的空間。他說:「萬事難料,唯有一事我敢肯定——如果新加坡最終決定走向兩黨制,我們將注定平庸。」他形容:「我們將失去光芒,淪為一顆黯淡的小紅點。如果新加坡真的走上這條路,我會為她感到十分惋惜。」

 

  李光耀在他的口述中提到過黃循財。在周日前往反對黨票倉巡訪時,黃循財必然也會記得其政壇啟蒙人對兩黨制的負面看法:「兩黨制最大的問題是,一旦落實,最優秀的人才不會選擇從政。參選得冒很大風險。競選活動會變得非常不文明,甚至卑鄙惡毒。如果你才幹超群、事業有成,何必為了參選而冒這麼大的風險?」

 

  對於獅城的政治前景,李光耀在十多年前的預判是理性、現實而又充滿憂慮的。他說:「每一代新加坡人都有權自行決定他們要建立一個怎樣的國家,要塑造一個怎樣的社會。但我希望年輕人不要輕率做決定,因為後果終究得由他們自己承擔,不是我,或者我的那一代人。」

 

 獅城成功爭取Lady Gaga獻唱(美聯社)

 

子女不合折射社會求變

 

  李光耀口中的新一代新加坡人,包括他的子女。而李光耀的家事,也成了獅城精英和庶民,圍繞著國事、天下事日趨尖銳的矛盾縮影。在李顯龍任內,他和弟、妹在政治理念上的不合,以及圍繞著李光耀故居安排的矛盾公開化,如同一面鏡子,照射出獅城社會對李光耀政治遺產的態度——李顯龍致力於守業,他的弟、妹們則公開求變。

 

  作為新加坡的開國領袖,李光耀把他建立的國家當成一個大家庭來治理,通過推進族群和諧及英、中雙語教育,來鞏固國家團結。雖然他並沒有照搬西方的政治理念,但他的治國成就及個人魅力獲得了西方尊重。

 

柏拉圖筆下的共和國

 

  早在克林頓時期,美國國安及外交高級官員約瑟夫.奈(Joseph Nye)就形容說:「李光耀建立的國家類似於柏拉圖筆下的共和國,國家由監護人統治,雖然限制政治自由,卻保障國家和人民的安全,且政府較為清廉,也營造了繁榮的環境。」

 

  李光耀對這種讚譽態度謹慎,坦言新加坡是「一個彈丸小國,沒有任何資源」。他提醒下一代:「100年後,新加坡還會存在嗎?我實在不敢說。美國、中國、英國、澳洲,這些國家在百年後都還會存在,但新加坡獨立建國不過是近年的事。」他再次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政治觀點:「我敢肯定的是,新加坡一旦選出一個愚蠢的政府,我們就全完了。國家將會沉淪,化為烏有。」

 

李光耀希望年輕一代勿輕率改變新加坡的政治制度(美聯社)

 

  李光耀非常理智地認識到獅城地理位置的局限性,用他的話說:「打從新馬分家那一刻起,我們就淪為被切割在外、與腹地斷了紐帶的港口城市,注定只能借著與世界各地建立廣泛聯繫,才能得以生存發展。」

 

  步上父親道路成為資政的李顯龍,以及後李時代首位總理黃循財,都在忠實遵循李光耀的世界觀。本周一(24日),李顯龍在一個講座上再次就獅城面對的全球地緣政治局勢發出警告,指出中美分歧難以解決,且美國將關稅視為首選經濟工具,不僅將削弱多國經濟增長,還可能引發更廣泛的社會與政治問題,世界或面臨二戰後前所未有的局面。

 

  李光耀生前也已指出,行動黨之所以在大選中長期獲得壓倒性勝利,與經濟的「驚人發展」息息相關。當經濟提升速度放緩,「能見度不再那麼顯著」,年輕一代會問:「奇蹟到底在哪裏?」

 

  在李光耀去世10年後,他口中的年輕人現在已經成為獅城政治的中堅。而在全球地緣政治大氣候的惡化之下,獅城的家事、國事與天下事,究竟會不會繼續按照李光耀的遺願走,將成為今年大選議題的主旋律。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 1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政經范局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大國博弈 #政經范局 #國際評論 #新加坡 #獅城 #李光耀 #李顯龍 #黃循財 #政治 #大選 #人民行動黨 #工人黨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