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8-07-25

港企可持續指數續升 惟表現差異大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CBS)今發布第3屆「香港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Hong Kong Business Sustainability Index,HKBSI),結果顯示本港上市公司日益重視「企業社會責任」。

 

  然而,高與低排名企業的表現,卻有相當大差異。50間恒生指數成分股公司可持續發展指數總平均分,連續兩屆錄得上升(截至2017年6月6日為止);最新2017年平均分為50.82分(總分100),較2016年上升11.13%。

 

據公開資料 作3方面評估

 

  以上50家公司獲邀於網上完成問卷評估,CBS根據公司的公開資料、2015/16年度於「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表現,作3大方面評估,包括企業價值觀、過程(管理和實踐)和影響。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盧永鴻表示,香港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發展還是較歐洲國家落後,未有掌握其真正的商業價值。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盧永鴻表示,指數上升反映上市公司更重視企業可持續發展,但與歐洲相比,情況還是落後。逾半(52%)恒生指數成分股企業為非香港公司,當中有H股、紅籌和其他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內地企業。這些企業的總平均分為42.33,分數明顯偏低。而香港公司為60,仍有改進空間。

 

  不過,香港仍有不少企業於CSR表現出色。盧永鴻指出,有香港上市公司最高得分達86,而總分達80以上亦有5間,分數非常理想。雖然是次指數的總平均分有所上升,但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卻達到21.5之高,反映高與低排名公司的表現有相當大差異。得分最低的公司只有單位數,或是僅僅破雙位數,反映尚未真正理解CSR,未有制定清晰定位,亦欠缺完善的管理架構。

 

  現時不少企業開始重視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環境、社會和管治報告),特別是港交所已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其ESG表現。但盧永鴻坦言,不少公司未有掌握CSR真正的商業價值,所以在香港的認受性未如理想。若CSR做得好,不但能提升公司的商業價值、品牌形象、風險管理、更能促進企業社會責任、提升管理上的應用性、更易找到合作夥伴,達致可持續發展,「CSR不再是一個高調的道德議題和責任,而是能夠長遠轉化為商業價值,協助公司作出投資決定。」

 

盈利之餘 注重責任與價值

 

  他解釋,商界已經轉型,大趨勢已偏向可持續發展,而非傳統70年代只追求創造經濟價值,「以前企業只需向投資者及股東負責的那一套學說,已經過時。」企業不只是關注盈利能力,還有社會責任及價值。對於破壞環境的企業,消費者是不會買帳。

 

  可是,目前大部分企業的通病,是許多公司仍然以項目主導方式來實踐CSR。雖然很多企業已認真看待CSR,但仍然無法從「質」與「量」兩方面評估其影響,「不少企業做CSR項目時,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為做而做,不知道是否有成效及對社會有何影響。就像不少人以為做運動就可減肥,卻不知道是否真正減少體重。」

 

  他指現時企業做CSR的動力,未必是真正理解其商業價值,而是為公關形象和滿足社會期望,而非管理角度而設。

 

Source: 香港經濟日報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行政人員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