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2-11-24

疫不過三?

  今時無論炒美股、中港股,油價、經濟都話要看中國的lockdown,今天就談這個:

 

  古人說「大疫不過三(年)」,2023年可甩疫了!此說可信嗎?

 

  2020年1月初,央視報道武漢出現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44宗,重症11宗……當時許多人還以為不會人傳人,又或是普通流感,轉眼就快3年,根據「疫不過三」之說,疫情即將結束?

 

  看歷史似乎如是。據記載:公元前430年至公元前427年,希臘雅典爆發瘟疫,近一半人口死亡;1629年至1631年,米蘭爆發大型瘟疫,超過25萬人死亡;公元541年爆發的查士丁尼瘟疫、1665年爆發的倫敦大瘟疫等,都僅持續了約兩年的時間。因此,英國有專家也認為,疫情會在今年或明年結束,如果一直是這樣狀態的話,也可能到2026年達到全球普遍清零。


  不過,大家且看看:第三次鼠疫大流行(1885至1950年)。這並非1346至1353年間,最著名的鼠疫大爆發,而是1885年,始於中國湖南的一場重大鼠疫這場鼠疫。疫症先從雲南傳入貴州,再肆虐廣州、香港、福州、廈門等地,至今仍未絕?,2020年7月在內蒙古仍發現最新病例。

 

  此外,距今時較近的霍亂,歷史上也多次流行,單在印度就造成3,000多萬人死亡;季節性傳染病流感,於19世紀(1800年代)至2010年期間,曾多次大爆發,包括1918年西班牙及1968年香港流感等。

 

Omicron致死率低 防疫政策有變

 

  「大疫不過三」並非絕對,這「三(年)」可能只是個約數:可能是3年,也可能會較短或較長。雖然蘭州大學王建平院士團隊發表過一篇評論文章,提出到2023年11月,全球每月的新冠病例將降至約3000宗,但未來若出現傳染性更高的病毒,結果便不可預知了。詳細的「疫不過三」探討,請看筆者今晚在ETNet、周六投資版的《健康快車》欄文。

 

  無論今次「疫」是否會「不過三」或「過三」,現知的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很毒,致死率高,因為病毒可引致肺纖維化,好易瓜得,但Omicron卻不大致肺纖維化,較多影響腸胃,無咁易瓜,所以自今年6、7月起,內地的防疫、封城、檢測政策有變。筆者曾兩度(6月6日和7月12日)為文,說明今時(2022年)與昔日(2020年)的防疫手段有何不同。投資者細辨,應知要不要跟唔識中文的老外一齊,瞎擔心。

 

  以下為7月12日文《又封城?》重刊:

 

  7月初,上海爆新冠新變種症,市場又擔心上海又來封城,中港股市俱受壓,但會封城嗎?先看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怎樣的應對策:

 

  「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盡早發現和控制疫情風險,決定對黃埔、徐匯、長寧、靜安、普陀、虹口、楊浦,閔行、寶山等區全城以及其餘行政區中有陽性感染者軌道的街道(鎮)開展全員核酸篩查。

 

  各區應落實屬地責任,合理組織開放社區核酸採樣點,7月12至14日開展『3天2檢』,即3天內完成兩次核酸檢測,至少相隔24小時……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這是中國新的清零政策,不用封城,盡量不影響到經濟及民生的持續運行,這對今時嚴峻的經濟前景是個好消息(圖一)。

 

 

  要做到這個清零不封城,不是躺平的與病毒並存(躺平並存,是死得人多,美國便是好例子),是需要有個:effective government,有個有執行能力的政府/部門,馬時亨日前有個訪談(請【按此】觀看相關網頁),值得政府/相關部門以至所有部門細聽及改進。

 

 

 

常態化檢測 清零唔封城

 

  上海這個新防疫政策,不是用長官意志來辦事,而是經過研究、試點,才於今時推廣,以保證政策有效而不擾民,才可讓人民配合,不要光話中國是共產黨極權,做乜都得。有哪個人不怕死,不怕病?如果政策能減少你因減少感染而不用枉死,不用枉病,你支持不?當然具體成效如何,7月14日之後便知。

 

  上海這個新防疫政策、方案的出台,筆者在今年6月6日便介紹了(圖二)。

 

 

  阿爺在2022年6月1日之前,只能清零便封城。但在2022年6月1日之後就可能清零唔封城。我只能說可能,因為我只能估、只能盼。估、盼甚麼?

 

(iStock)

 

  不要小看這些小屋,它是這樣用的:

 

  有一個新的政策正在悄悄醞釀,生根發芽,這個新的政策就是常態化核酸檢測。武漢的居民應該對這個政策不陌生,武漢已經試行快一個月了。杭州的居民也開始收到通知和文件,數天前上海也公布了首批常態化核酸檢測採樣點。

 

  甚麼是常態化核酸檢測?以武漢的政策為例,就是在全市大批量設立核酸檢測點,市民如果48小時不進行核酸檢測,其健康碼就會變色,無法進入公共場所。換句話說,如果市民想要進入公共場所,比如地鐵、機場、商場、酒吧、餐廳等,就必須每48小時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核酸檢測後(不是結果出來後),健康碼就會恢復正常。這裏有一個原理是防控專家認為:

 

  Omicron病毒會在感染24小時後出現傳染性,如果每個人每兩天都做一次核酸檢測,那頂一個感染者,在外的傳播時間就24小時(還是在病毒載量很低的情況下傳播24小時),傳播人群會非常有限,防控會非常容易。這意味著,所有Omicron的感染者,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發現,且及時管控病毒,根本沒有辦法實現社會面大範圍傳播。這同時意味著,類似於去年、前年上海進行的精準防控可以實現,如果發現了病例,只需要控制病人和密接,非常小範圍封控,比如封一個奶茶店、封一層樓,然後對一定範圍的人,賦予新的核酸檢測要求,比如從48小時一次變為24小時,其他所有人生活都不受影響,實現真正的精準防疫。我們可以往下展望,這意味著甚麼?這意味著將沒有封控,餐飲旅遊行業不會再面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窘境。第三產業將會快速恢復,政策也敢於大力支持接觸性服務行業發展。

 

  精準防疫對於消費的刺激有多大?看看上海去年的數據就知道了。2021年的上海全年社會零售總額增長20.8%,其中住宿和餐飲業都增長了22.7%,這意味著不需要擔憂跨省出差、商旅的隔離,各地也不需要嚴格的對待外省外來人員,在酒店設置核酸檢測點,每天核酸檢測就好。往深了想,這還意味著我們有了開放的基礎,目前回國需要14+7,未來回國隔離可能會減少為7天,甚至3天,加上連續14天的常態化核酸檢測。在冬奧會期間,我們對於國外記者、運動員就採取了這樣的防疫方案。結果是,我們冬奧會沒有發生聚集性感染疫情,冬奧會圓滿成功。看起來可能比較麻煩,每天需要被捅嗓子。但如果只是出門下樓順便捅一下,就能換來疫情前的生活,就能換來經濟的復甦、消費的復甦,每天捅就捅了,總比封在家裏14天、一個月、兩個月要強。

 

  這樣核酸檢測,對於政府財政支出的壓力,假設常態化檢測為20混一,48小時一次,一個2,00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一天的檢測量是50萬,假設每次核酸價格為10塊,政府大規模採購更低,一天的財政支出是500萬,一年為18.2億。考慮一些轉運、人工費用,一年支出預計在25億左右。這25億相比封控帶來的稅收等損失,就是毛毛雨,是非常划算的。以政策推動來看,這種常態化核酸檢測政策,明顯已經從武漢、烏魯木齊的試點開始到推廣階段。據了解目前深圳、上海、杭州都有逐步推出的動作。當然這樣的方式,也是不得已的過渡手段,待到新冠病毒毒性更弱、特效藥效果更好、疫苗注射率更高後,也就可以擺脫每天捅嗓子的局面了。但在目前,有一個能讓老百姓生活恢復、能讓消費恢復、服務業恢復,又能防止新冠的方式已經非常不易了。

 

  兩年多了,我們也真的快被這個疫情折騰瘋了,現在可能真的開始看到了一點點曙光、一點點希望。我們可以從無法正常生活,到捅著嗓子正常生活,再到完全正常生活,一步步來,一步步往前走。

 

  假如上海真能清零唔封城,中國經濟、A股、港股,怎不利好?

 

  中央於11月11日為防疫出了個20條,唔信筆者在7月之估,就看那20條好了。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更多缸邊隨筆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新冠肺炎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回顧24 展望25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