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6-01-28

中國進出口數據中的貓膩

  去年十二月中國的進出口數據,讓人看不太明白。明明港口貨運輸送量大幅下滑,公海上行駛的貨船數量更少,中國的出口數據卻比分析員的預期好很多,進口也在改善中。

 

  細讀數據,發現進入自貿區的出口量大增,輸往香港的出口量大增,電子類產品(尤其是IC產品)的進出口大增。這個與香港所見到的訂單狀況不吻合,與各主要貿易國的需求與貿易數據不吻合,與周邊國家同類出口產品的回饋也不脗合。

 

  筆者相信十二月外貿數字好轉中,有相當部分為虛假貿易,和資金外逃有關。過去曾經發生過幾次,出口商將貨車開入保稅區(或香港)作一日遊,借此騙取銀行外貿信用狀,持此內地銀行擔保去香港獲取貸款,再將美元貸款轉成人民幣,購買內地理財產品,套取美元貸款利率與理財產品回報之間的利差。此項套利交易(內地稱內保外貸),在人民幣不貶值、理財產品不違約的情況下,盈利豐厚,曾在2012-2014年造就出大量財富。之後由於國家打擊和人民幣匯率預期改變,此類套利活動式微。

 

  與當年的套利交易不同,這次是套匯交易,通過外貿將人民幣資產轉移出境。當年是將一貨車出口產品頻繁進出保稅區,製造乘數效應;如今是用難以估值的電子產品,誇大或縮小其價值,通過價差作資金跨境流動。

 

  案例一,進口商把5美元的晶片以100美元買入,將人民幣換成美元後以進口名義將錢匯出,在境外與外商美元分利。案例二,出口商與境外關聯企業聯合制造虛假出口,國內銀行擔保,在海外獲取美元貸款,重複進行交易來擴大規模。這些貿易的共同特點是,不合理的價格、重複交易、資金滯留海外,交易過程可能出現虧損不過被認為是洗錢的成本。

 

  這些年中國人在機制套利上,發明出五花八門的手段和工具,拼發出的創造力令筆者歎為觀止。如果這些精力可以用在科技創新上,恐怕中國版的蘋果、谷歌早已出現了。偉大的民族成就不了偉大的企業,必有其內在原因。

 

   本文原載於今週刊,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更多陶冬天下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