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5 10:30:49

黑暗中創新不斷 (謝家駒)

今天介紹的一位社會創新傳奇人物,剛巧本周在香港,他就是「黑暗中對話」的創辦人海寧克(Andreas Heinecke)。利益申報:筆者是黑暗中對話(香港)有限公司的兩位創辦人之一,另一位是張瑞霖。


海寧克是德國人,由於雙親分別有猶太人及反猶太人背景,童年及年青時代有一段辛酸可怖的個人經歷。他因為失業而去修讀博士學位,之後任職過不同行業,但沒有找到能夠讓他發揮所長的空間;後來他擔任記者,開始接觸社會不同階層。



有一天,他任職的電台安排了一個助手給他,是一個失明的年青人。他第一個反應是,失明人當我的助手,有甚麼用?但很快地,他發覺這個年輕的失明人能力甚高,很多工作以為他不能做到他也順利完成。這個經歷令海寧克對失明人的能力與潛能完全改觀。



他亦深刻地反省到,當初自己對這個失明人的反應,其實是社會上一般人的誤解及偏見。於是他反覆思考,怎樣可以扭轉這些觀念及態度? 他決定辭掉電台的工作,轉到法蘭克福失明人協會擔任總幹事,結果令他大失所望。他發覺這類機構只注意失明人福利,為他們提供種種協助及關懷,但不能也不會改變一般人對失明人的看法及成見。

他發覺像德國這樣的經濟發達國家,失明人(及其他傷殘人士)都已經獲得足夠的生活照顧,他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照顧,而是另外二種東西:一是有尊嚴的工作,二是獲得其他人認同他們的能力及潛能。但是如何做?海寧克全無頭緒。他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也找不到令他感到興奮的例子。於是他決定大膽創新。他的構思不算得是甚麼石破天驚,但是全無人這樣嘗試過。他設想:假如我租下一塊很大的地方,例如5000 方呎,然後把他裝修成為一個日常生活的環境,裏面有公園、街道、市集、渡輪、咖啡室等,只是沒有燈光,漆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然後開放給健視的人來「參觀」,就像看電影一樣,要先買門票,票價也可以與看電影相若,觀眾以八人為一小組,由一個失明人當「導遊」,在大約70 分鐘時間遊遍5000 方呎的地方,相信他們完成旅程之後,他們會對失明人「甚至其他傷殘人」完全改觀。

就是這樣的一個構思,令他決定下海創業,創辦了第一間「黑暗中對話體驗館」(Dialogue in the Dark Experiential Exhibition),在沒有任何政府或基金會支持下,開創了一個嶄新的生意,當時還沒有社會企業這個概念,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


體驗館面世之後,反應甚佳,大受歡迎。

第一間在漢堡,後來再在三個德國城市加建分館,吸引到大批外地遊客參加。這些人來自其他國家,甚至拉丁美洲、非洲、亞洲等地,即使文化背景各異,一樣受到巨大感染。

海寧克於是把「黑暗中對話」發展成一個Social Franchise,以特許經營的方式讓它在世界各地生根。目前,已在世界各地二十多個城市有獨立經營的特許體驗館(香港也是其中一家,地點在美孚),是全球最負有盛名的有社會效應的特許經營。

海寧克亦是歐洲目前最知名的社會創業家,除了2008 年獲Social Entrepreneur of the Year 榮譽外,亦擁有多個國際機構獎項。

今天,黑暗中對話已不只有原來的體驗館,亦有廣受歡迎的在全黑暗中進行的「行政人員工作坊」,黑暗中舉行的音樂會(在香港稱為「暗中作樂」)、晚餐、生日會;亦有由聽障人士主持的「無聲對話工作坊」、「無聲飲茶」、「無聲藝宴坊」、還有「隔代對話」(Cross-generational Dialogue)等。



一言以蔽之,海寧克創意無窮,以黑暗及對話為媒介,創新不斷。

 

作者為仁人學社主席
kakuitse@gmail.com

 

轉載自信報

【你點睇?】特朗普稱2月起或對從華徵收10%關稅,你認為中方應否作出強硬反制?► 立即投票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