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5 10:35:39
社創家三圈:營造共生生態,創造綜效 - 謝思熹博士、楊紫璇
豐盛社企學會重點項目「十一良心消費運動」、「社創校園」以及「創新園」,透過舉辦不同活動及培訓,為社創家及社企建立社創生態圈(註1)。
在追求社會創業與創新的路上,社創家常常會面臨各種挑戰和困難。孤身作戰往往難以取得最大的影響力,但如我們能在「理念/議題」、「業務/資源」及「人脈/知識」三個範疇借助身邊的網絡和關係,構建一個有力的支持體系,產生綜效,就能共同實現我們的目標。
我們會按受惠群體或業務性質舉辦聚會,除了能讓各行業分享市場資訊,互相啟發,亦能促使新的合作誕生。
《費爾巴哈提綱》的最一句,就是馬克思最著名的一句話:「哲學只是解釋了世界,但重點在於改變它。」認識世界、關心社會故然是重要,但如何實踐和改變卻是一個難題,而社創家就擔當這角色,每位社創家都是從自身所關注的議題或理念出發,並嘗試以制度內的資源和方案為社會不同議題提供可持續方案。觀乎現今香港社創的發展,所關注的議題眾多,遍及社會、經濟、文化、環境、民生各方面,而其中所援助的弱勢社群,包括弱勢青年、低技能中年、基層婦女、長者、新移民、南亞族裔、更生人士、弱能弱智人士及精神復元人士等。然而,單單是一領域都有不同的專業和情況,以長者議題為例,香港將進入一個老齡化城市,但同時就有超過50間不同社企/社創計劃,就不同長者需要提備多元創新的服務及介入方案,例如:以科技居家安老、防止長者走失和跌倒、解決孤老問題、促進長者就業,以長者需要所設計的運動健身、在家離世以及後事安排等。如我們能夠與相關議題的人共同合作,不僅能夠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更能整合資源,並深化不同議題的可能性,建立一個跨領域的合作生態,從而透過資源整合而在不同議題上獲得更全面和有力的解決方案;長遠,還能夠開拓業務上的合作機會,形成一個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
當然,單是理念不夠,社創家還要顧及資源及業務的發展,為的不是私有利益的最大化,而是透過爭取合適的資源讓社會利益最大化。所以在這基礎上,社創家更應在「業務/資源」範疇中建立合作夥伴群,他們不單能分享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更能為對方提供彼此所缺乏的資源、專業知識、進入市場的渠道和政策的變更,以支持個別社創家的商業化和成長。以教育產業為例,與不同學校合作,其實有不同的技巧、政策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可選取的合作方案,所以筆者過往也總是給有興趣走進教育界的社企提供培訓,認識教師界的發展、不同科目與社會創新能結合的空間,也同時讓社創家能認識其他有志於教育界發展業務的友好,以及爭取到合適資源,繼續推動業務尋找合適的夥伴;亦例如社創家在不同階段都需要有資金或生意支持,而香港各個家族基金、私人基金每年用於慈善的金額數以千億計,金額之高甚至被認為有潛力成為國際慈善之都,然而未必每個基金會都有公開的資訊,大部分都需要靠人脈介紹,當中不同人所關注的重點、投資方式、評核的要求等都有所不同。故此,舉辦不同活動提供機會予社創家向投資者或潛在生意夥伴演說其項目,同時讓投資者或潛在生意夥伴透過親身與社創家傾談,了解不同創辦人及受惠者的故事,能促進雙方發掘合作機會。當然,在建立這樣的合作夥伴關係時,社創家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聯繫,共同創造價值和實現雙贏的目標,才能帶來更多機會,擴大業務範圍,並實現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最後,經驗之談是「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走在社創路上,你會發現「人脈/知識」總是至關重要的,他們不單會助你完成你所想,更會教會你不同知識、經驗。尤其社創界走在社會最前沿,我們所學習、經歷正可能超過書本能夠教學、理解,所以這時不同的人脈資源就可以為我們提供專業建議、合作機會,甚至知識的增長,同時走在社創路上的同路人,更是我們在困難時能夠依靠的重要依託,也讓我們可以互相學習和借鑒經驗,共同成長和進步。正如我們公司中就借用了Rath Tom在’’Vital Friends: The People You Can’t Afford to Live Without’’一書中提及八種不可或缺的朋友,分別在每個人生命中扮演不同角色,正正是要提醒社創家人生中需要找這些朋友同行,也是想說我們樂意擔任這些角色。
社創家三圈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在「理念/議題」、「業務/資源」和「人脈/知識」這三個關鍵範疇構建一個有力的支持體系,也是一個開放、協作和共生的生態圈,讓我們能夠在社會創新的道路上互相支持,共同成長,並實現我們的使命和願景。
共勉之
註1:三圈理論本是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學者創立的關於領導者戰略管理的一種分析工具,我們則將之引申至社創家策略管理。價值圈就是社創家指所持守的理念及議題,能力圈則是指活用資源,發展業務的能力,支持圈則是人脈資源及行內知識。空有理念就是空想,空有能力和人脈支持則不知堅持為何物,容易放棄,唯有三者並發,才能往最理想出發。
【你點睇?】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學者倡問責官員減薪並削減公務員編制,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