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3
加快引入海外醫生莫遲疑 盡快改革拯救醫療體系
上月初(4月3日),醫務委員會(醫委會)否決了放寬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期安排的全部4個方案,引起相當爭議。該會將於下周(8日)就此議題重開會議。筆者不打算探討方案細節,反而針對醫療人手短缺,宏觀分析一個最基本問題︰香港到底缺多少個醫生?
本欄早前詳述香港公營醫療體系需要擴充至少6成,即在現時2.7萬張公院病床上,增加1.6萬張。隨著硬件增加,若軟件(即整體醫護人員)亦同步增加6成,等於需增加近9,000人!
換個角度看此數字︰團結香港基金上月發表研究報告,指本港每千人口只有1.9名醫生,而新加坡則有2.4名;經合組織(OECD)國家更高,達3.4名。若我們要追上這些水平,則要增加3,400名(新加坡)至1.1萬名(OECD)醫生!即使取兩者平均,也要逾7,000名醫生-等於把現時全港醫生數目增加逾半!故此,增加9,000名醫生絕非信口開河,而是相當實際的目標!
公院醫生退休潮 流失嚴重
問題是,隨著工作量爆煲,加上醫生退休潮,公院人手流失愈見嚴重︰近幾年,公院每年入職約500名新醫生,但因不同原因離職的醫生卻高達300至400人,結果公院醫生人手淨增長平均只有100餘名!相比上述的9,000名短缺,即按現時步伐,我們要近90年才能填補此缺口!
更尤甚者,公院流失的醫生,愈見集中於有經驗的一群。按職級劃分,公院顧問級醫生(教新醫生的師傅)的流失率不但最高,流失率的上升幅度也是最快!其次則是高級/副顧問醫生(幫助師弟師妹的師兄師姐)-試問哪個醫生能無師自通?在討論數量嚴重短缺時,我們也得問,香港以後的醫療質素會不會像私樓供應般「斷崖式下跌」!
過去10年醫管局處理病人個案上升了43%,但因資源所限,醫生只增加了24%。加上科技進步,帶來更多的檢驗及診斷過程與跟進,公營體系醫生的工作量自然百上加斤!
當人手短缺數以千計,而每年淨增長的醫生只是數以百計(再過幾年醫生退休潮加劇,可能數以十計!),問題如何解決?其實,人口老化不比樓市股市,是極易預測、推算基本上不會出錯的現象,要全面妥善應對亦不是一天半天的事。因此,制定並落實人口老化政策,必須盡早籌謀規劃!
港醫生增速緩慢 極需開源
在這方面,新加坡的經驗絕對值得借鏡。該國早於2004年成立「老齡化問題委員會」(Committee on Ageing Issues,CAI),籌劃老齡政策;2012年更公布《醫療藍圖2020》,提出在2020年大增醫護人手5成,措施包括加開第3所醫學院,醫生學額由316增至500名(超越了香港)、護士學額由1,700大幅提高6成至2,700個、吸引國外畢業醫生到該國等。
事實上,香港醫生數目增速平均而緩慢,彷彿香港人口沒有增加、不會老化!相反,獅城則及早作好準備︰由2003年至今本港醫生總數只增加了30%,新加坡則已增加113%!若按兩城規劃,及至2020年,本港醫生將增(相比2003年)36%,而獅城則將增144%,增幅相差3倍!繼續按此路徑移動,到2026年香港增幅仍只是47%(新加坡在2010年已達此增幅),獅城則達219%,相差近4倍!(圖1)
2003年,新加坡只有6,000多名醫生,香港則有逾1.1萬名,幾乎是前者的一倍。到2017年,兩者差距已縮窄至不足1,000名!按此趨勢,到明年底新加坡的醫生將會超越香港,但明明我城人口比星洲多出3成!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能在短時間內增加這麼多醫生,當然不是靠本地培訓。獅城第三所醫學院李光前醫學院在2013年才招收了第一批共54名學生,去年中才剛剛畢業。
新加坡居然在15年內把醫生數目翻上一番,肯定是因為她容許認可醫學院畢業的海外醫生,免試免實習到當地執業2017年底,新加坡1.3萬名醫生中,4成是由海外醫學院畢業!
因極度保護主義 體系崩潰
近日,該國宣布把認可的海外醫學院數目縮減,相信是過去10多年的政策已見成效,如今已可「加高門檻」,專注吸引全球最優秀的醫生!而即使新加坡對外「大開中門」,該國醫委會收到的投訴個案,由2008年的每千名醫生16.2宗的高位,輾轉下跌至2017年的11.9宗。明顯地,引入海外醫生並沒令醫療水平下降!
正如醫委會前主席麥列菲菲直言,部分醫生是「極度保護主義」。她更指,豁免海外醫生實習期的方案應更寬鬆:「(在公營機構工作後免實習)一年都夠」。筆者絕對贊成之餘,還認為應效法新加坡,對認可名單醫學院畢業的醫生,免試免實習容許來港之外,當然還要大幅增加醫學院學額!救災如救火,如今香港醫療體系瀕臨崩潰,加上獅城的經驗珠玉在前,任何能盡快增加醫護人手的措施都應支持!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