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0-06-02Text: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江俊燊、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周旭晴

思在瘟疫蔓延時:企業在環境、社會中的脆弱和貢獻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餐飲、零售、旅遊航空等行業一片蕭條,金融市場熔斷不止,但另一邊廂,不少企業亦是全球抗疫的中堅分子。在大自然的威脅下,企業既顯得脆弱不堪,同時又展現了無可取代的社會功能。新冠肺炎不會是人類社會的最後一個挑戰;在後疫情時代,企業的角色應當如何,實在值得深思。

 

 

脆弱的企業

 

  企業面對環境、社會風險這個事實,近年已漸為商界接受。以能源業為例,早前擁有美國最先進技術的燃煤電廠朗維尤燃煤電厰就以疫情爲由,申請破產。隨著未來氣候變遷,世衛已警告傳染病傳播亦可能會跟著變化;全球瘟疫會否變成「新常態」,仍是未知之數。除疫情之外,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例如碳稅)亦會對能源業帶來同樣、甚至更嚴重的衝擊;至於超級颱風、海平面上升、水資源枯竭等氣候風險就更自不待言。

 

  有見及此,近年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投資備受投資者青睞,務求規避環境和社會風險。在美國,2019年ESG投資基金的資金淨流入達到206億美元,是2018年的四倍。疫情之下,ESG投資需求仍有增長跡象。瑞銀稱自去年初以來,其亞洲私人銀行部門下的可持續投資組合翻了一倍多,達到10億美元,而疫情期間需求更是有增無減。根據美銀美林的研究,在疫情拋售期間,ESG排名前20%的股票即使經行業調整過後,表現仍然比市場更佳。

 

企業的貢獻

 

  除了風險管理外,企業亦是解決環境、社會問題的關鍵拼圖。病毒肆虐之際,不少國際知名企業就各出其謀,共同抗擊疫情。例如LVMH集團將其在法國的化妝品工廠改組生產搓手液,並免費贈送給法國醫療院所和當地政府;微軟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追蹤新冠病毒,並為教師提供Teams平台和相關培訓,以支持他們遙距教學。在國内,阿里巴巴在疫情中透過提供低息與無息貸款以及補貼物流配送,支援中小企業;在國外,他們亦免費為研究人員和醫療從業員提供人工智慧技術以及雲端服務,以支援疫情預測、快速篩查和藥物開發。

 

  在後疫情時代,企業亦應繼續發揮其影響力,協助解決包括氣候變化等環境社會問題。畢竟,商業的長遠繁榮終須建基於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若然環境社會衰敗,商業亦不能倖免。當然,這是共業,也就難免會有想「搭順風車」的人。監督企業,除了政府之外,投資者亦能夠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投資者愈發積極參與企業的ESG事務,在2018年世界各地以相關方法管理的資產規模已接近10萬億美元。國際上一直推動ESG投資的負責任投資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PRI)網絡近年亦開展研究,計劃推動投資者在管理ESG風險之上,進一步考慮投資對於環境社會的實質影響。

 

 

  相比個別公司,管理著龐大資產、橫跨各行各業的投資者無可避免地受到環境社會因素的影響,也就有一定的內在動力推動企業關注環境和社會效益。千禧世代的消費者和員工,亦愈趨關注企業的環境、社會表現。同時政府亦能扮演協調和支援的角色,推動商界走向可持續發展。在各方關注下,企業應在艱困的時代承擔更多責任,發揮其擅長解決問題的能力,踏實地為社會排憂解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政策.正察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抗疫 #新冠肺炎 #企業 #社會效益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