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1
崑劇與上海 (上)
十一月中,張繼青、汪世瑜、侯少奎等十位國寶級崑劇藝術家聚集在北京大學的百周年紀念講堂,參加『2012中國昆曲名家年度雅集』,分別表演《牡丹亭•尋夢》、《寶劍記•夜奔》等著名選段。崑劇名家彙聚一堂難能可貴,但是當晚「文化超女」于丹上台點評,被觀眾喝倒彩轟下台事件,仿佛才令久受忽視的崑劇吸引了社會大眾的眼球。雙方事後各執一詞是非曲折難辨,但事件反映大眾對現今盛行的「抽水」文化(上海人俗稱「吃豆腐」)極其反感。以致略有「抽水嫌疑」的言論都極易惹起強烈的反彈,種種「不禮貌」的過激行為也屢見不鮮。
于丹被轟事件雖然由崑劇而起,但大眾對這場「口水戰」的關注程度卻遠超崑劇本身。即便是在和崑曲淵源甚深的上海也不例外。崑曲前身為南戲昆山腔,誕生於千墩浦(現在的昆山市千燈鎮)與上海的青浦縣(現在的青浦區)接壤,兩地的文化一脈相承。雖然崑劇以中州韻(官話)演唱為主,但是不少對答仍以蘇州話念白。正如胡適在〈吳歌甲集〉序中說過:「三百年來凡學崑曲的無不受吳音的訓練」。對於不少祖籍江蘇、浙江一帶的上海人,崑劇吳語念白和「浙江官話」的唱腔自然讓人感到分外親切。
水磨昆腔明清兩朝風行全國,最終因為不合時宜的「陽春白雪、輕歌曼舞」在清末亂世沒落。民國初年為令幾近消失的崑曲承傳下去,穆藕初、貝晉眉、徐鏡清等一批企業家、崑曲家創立崑劇傳習所。傳習所招收清貧子弟免費提供食宿,並傳教崑劇令其有一謀生手藝。1920年代末,崑劇傳習所學員組班首次公開演出。當時選擇的「發祥寶地」也是遠東第一大都會——上海。據一位老前輩回憶,當時上海的國際化程度較現今更高。但是華洋共處、十里洋場的社會對傳統文化的熱情遠超常人的想像。崑劇傳習所學員的演出大受歡迎,獲得包括徐志摩等在內各界文化名流捧場。儘管礙於局勢惡化,傳習所學員所組的新樂府劇團被迫解散,這批被後世稱為「傳字輩」的藝人本身也並未在上海大紅大紫,但卻成功把奄奄一息的崑劇舞台藝術在亂世中搶救過來。
延續百餘年的亂世已經遠離,但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的崑劇並未在改革開放後的上海重新興起。繁忙的都市迅速被各種新興的「速食文化」充填,以崑曲為代表的精緻文化仍處於「歲寒嚴冬」。八、九十年代崑劇團有時演出,演員比觀眾的人數還多,藝術家即便是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都難以生存下去。反而台灣在崑曲的承傳方面卻做得更好,不少久受冷落的頂級演員到台灣演出,受到座無虛席觀眾的熱情掌聲後坦言,此刻才感受到自己是真正的演員,才體會到自己的價值。至於崑劇在上海發展面對的現實問題,我們下周再談。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