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1
假如每年只回一次家
過去幾年,無論「長三角」還是「珠三角」的大城市都在鬧「民工荒」。個別行業,如低端製造業、飲食和保姆業等的缺工情況尤其嚴重。據勞力保障部門的估算,在滬飲食行業的缺工率就達到20%以上,以全行業100萬從業員的規模推算,勞力缺口在20萬人以上。而有些行業即便是提高雇員的薪水也請不夠人。以保姆為例,上海現時有經驗的保姆每月薪水高達3700元,相較一般的大學畢業生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仍供不應求,人才難得。
香港的飲食等行業長期缺人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政府限制外地勞工進入就業市場,保護本地工人的飯碗;而港人求職選工也相對挑剔,造成了「有工沒人做」的現象和長期的雇員缺口。可是上海等國內發達的城市,潛在大量的農民工,理應可填補了城市低端職位的缺口,令人費解的是供不應求的情況依舊。
剖析當下勞動力的結構,或許可以一窺其中的因由。自八十年代大力推廣政策減低出生率以來,第二代民工相繼投入勞力市場,構成了各大中城市低端勞力供應的主要部分。對比他們的父輩,第二代農民們工在相對優越的物質環境中長大,對工作環境和行業前景都有更高的要求。第一代民工進城打工,目的無非就是多賺點錢回家蓋個房子、讓孩子上學念書,所以對工作的條件要求很低,努力拼搏。新一代的民工在動畫片和電子遊戲中成長,已解決溫飽問題的他們求職要求也遠較第一代民工高,不再願意從事既辛苦又缺乏晉升途徑的工作。
從另一方面講,早年農民進城打工的確也造成了好些隱性社會問題。有些農民夫婦一同外出,留下小孩和老人在家鄉生活。常年在外打工,對家中老小的日常生活尚不能照顧,更遑論對兒童成長的支持與輔導。《華爾街日報》就曾經在一個專題中報導過一個民工家庭的故事。民工夫婦常年在外打工,把兒女留在老家給老人照顧。可能是缺乏家長的引導和傾訴的對象,女兒變得無心向學,甚至在初中課程完成前就揚言要退學;而小兒子也常和一些不良少年混在一起。這令出外打工一心只想為子女創造更到學習環境的夫妻擔心不已,最後決定由妻子先行辭職,回鄉開導孩子。
農民工離鄉別井,隻身來到城市後人生路不熟,要面對的重重困難並不是一般城市人可以想像的。雖然近幾年各城市政府提高了對農民工及其子女生活上的協助,總體來說民工和城市間關係還處於一種簡單的「臨時工雇傭關係」:農民工出賣勞力,換取薪水,但是享受不到城市整體發展後的成果。
隨著收入水準的全面提高,新一代的農民工不再願意為了城鎮工資間的差距而遠赴他鄉,以致城市勞力供應頓減。不過農民工缺乏這一現象也不能簡單地概括成工資太低的問題:假設諸位讀者的老闆願意給你加薪2倍,但是規定每年只能回一次家,你願意嗎?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