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9
住上海易致富
上海是中國極具可塑性的奇特城市,曾創造了歷史奇跡:19世紀後,西方列強憑藉《南京條約》將上海演繹成享有「治外法權」的租界,為創新和冒險事業提供了舞台,各國人馬和各種勢力紛至遝來,龍爭虎鬥,上海這個「冒險家樂園」,一躍成為東方排名第一的大都會。
新中國成立後,上海又「變身」為中央計劃體制下的工業化樣板城市。從1959年到1978年,上海地方財政收入平均占全國的15.41%,最高時達17.49%(1960年),而上海地方財政支出僅占全國的1.65%。上海如同祖國的「長子」,肩負著「養家糊口」的重任。
開放改革而來,這座城市經濟又成功轉型,具備了更加國際化的地位。上海在保障居民衣食住行,為營商創造安全和便捷條件方面,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再次贏得外國企業家的青睞。
上海位於我國南北弧形海岸線中部,雖然國際化程度、政策空間和自治程度明顯不如香港,但作為中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對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東南亞乃至全球具強大的凝聚力和輻射力。經濟實力強勁,國際人才薈萃,商業運作活躍,投資環境良好,生活設施完備,令上海成為外資企業的首選之地。截至2010年底,上海共吸引投資性公司213家,在滬外資研發中心319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05家,其中「財富500強企業」累計已有74家在上海設立了地區總部。
由於具備內地最完善的法律、最規範的管理、最易掌控的商務成本,外企在上海的營業運作十分成功。例如2010年上海外商投資平均成功率為72.65%,這個被國際公認為衡量吸收外資品質的指標高出全國平均水準20個百分點以上,居全國之首;2009年在滬運營的外資企業3.26萬家,外商投資企業運營率為58.7%,而外省市該比率最高為50%。
外國雜誌《Foreign Policy》曾列出二○○八年全球城市排名,紐約與倫敦位居一、二位,香港第五位。美國「時代雜誌」因而使用了「紐倫港」(NYLONKONG)這個新名詞,意指紐約(NY)、倫敦(LON)、香港(KONG)這三城市是全球化的模範,構建了全球的金融網絡,滋潤了全球經濟。然而這個新名詞很快就被「紐倫海」(NYLONHAI)所取代,這個「海(HAI)」 就是當年排名第二十位的上海!這種變化不正是反映出世界城市的潛力和吸引力此消彼長的態勢嗎?
外國人發出「住上海易致富」的感嘆,將上海視為「世界潮流進入中國的第一站」,精明的中國企業家怎會不把上海視為邁向國際的「橋頭堡」呢?!截至2010年底,上海擁有國內上市公司總部300多家,中央企業總部8家、中央企業地區總部、重要生產基地或營運中心100多家,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的企業總部24家。央企、民企逐步將他們的管理、研發、營銷、投資等總部搬遷到上海,就是要實現立足上海,進而將業務拓展至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戰略意圖。近年中國企業遭受金融海嘯的打擊又比歐美為輕,官民皆有大量資金在尋找投資機會。假以時日,借上海這隻「雞」下蛋,借上海這艘「船」出海的中國富豪將越來越多。
樂本健【活力健康 迎新年】維柏健B+C維他命 激抵買低至$99►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