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4
觀塘的微縮展
上周特地跑到觀塘裕民坊的YM2商場,參觀一個微縮藝術展覽。這商場從觀塘港鐵站的A1出口,步行不到3分鐘便到了,38件展品都巧奪天工,使人不斷驚喜,非常值得推薦。免費參觀展覽後,還可在附近找個茶餐廳坐坐,緬懷舊香港的風情。
微縮文具店中的各樣商品皆非常精緻。
這個微縮展的展品,大都是按照18分1的比例,把一些舊香港的商店、住宅、街道及建築的模型建構出來。建築模型我們見過不少,難得的卻是展品細緻精微,不放過任何細節,所以我們可以看到1立方英呎大小的水果店中一個個的水果,冰室中的微型菠蘿包、荷包蛋,缸瓦舖中的碗碟瓦煲,文具店中的筆盒、公仔紙、包書膠、用網袋盛著掛在店中的足球,零食店外擺放的一串串馬蹄及蕎頭,都是浸在細小的「玻璃」罌內,街上的汽車竟連車頭燈也會發光。18分1長度的比例,意味著展品的體積只及原型的5,832分1,但這無損展品的栩栩如生,大小合乎比例。這反映製作者不但有一雙巧手,還有科學家或工程師的精準量度能力。
反映資本主義起飛時期實況
這些展品都是寫實主義的藝術品。說它們寫實,是因為其仿真度高超。能被稱為藝術品,卻是因為它們能帶來更高層次的精神聯想。最易使人感受到的是懷舊情懷,每件展品的選材都見匠心獨運,帶著60、70年代香港特有的時代烙印,這也難怪參觀者不時發出驚嘆:「很似!很似!」他們的童年回憶是被勾起了。
同一件藝術品對不同的人所帶來的想像是不一樣的。我是一名經濟學家,感受到的也許與其他人有異。我注意到商店所售的消費品大都平實無華,但商品數量充盈,品種也繁多,反映了那個正處於資本主義起飛時期市場經濟的實況。我們若指同一時期,即文革時內地商店單調的商品與之比較,當會發現明顯的差異。展品的總體效應活脫脫便是一幅港版《清明上河圖》,張擇端所繪畫的這傳世國寶,最能表現出北宋時農村和市集人民日常生活的實況,後世的評價中,也有包括《清明上河圖》「豆人寸馬」,這與今天的微縮展品,正是異曲同工。
展品中最大型的一件是建有寶聲戲院的裕民坊街道,當中的寫實主義也是很用心的,戲院外宣傳板上的廣告是70年代中許冠傑的《半斤八両》,但同時也有劉德華版《烈火戰車》,記憶中這是90年代中的製作,看來是展品的創作者故意把兩個年代混在一起,以勾起不同年齡層的集體回憶。我沒有在觀塘住過,但也曾光顧過寶聲戲院。我赴美留學前的暑假,曾當電子計算機的推銷員以賺取水腳,當時穿著西裝跑遍了觀塘及其他地方的工業大廈,在酷熱的天氣下,午飯後有時會在寶聲戲院看兩點半場躲懶歎冷氣。若非有這個展覽,這段記憶也許便忘記了。我雖有偷懶,但我工作後的第2個月便獲得公司的最佳推銷員獎,當時我只有10多歲,若長操此業,也許我今天的財富會多得多。
潘麗瓊是年輕的老朋友,她是這個展覽的主要搞手,據她告之,沒有得過政府一分一毫的資助。從她臉書的報道中,我早已得知,她去年底到今年初,曾躲開香港的疫情,在上海、杭州及武漢3個城市也搞過同類的展覽,在內地大受歡迎。這是很好的內交活動,使內地人民看到香港社會的另一面。潘麗瓊以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當時內地已在過著疫情後的歌舞昇平生活,我們在港卻正經歷著最嚴重的一波疫情,對比之下,能不悲乎?
同類展覽商業模式不易持續
我在商學院教經濟,本能地會算一算這種藝術品的製作與展覽的「商業模式」是否有可持續性。答案是不易。先看生產部分,製作者據說大多是像醫生般的專業人士,這些人的時間成本高昂,從作品的精緻可見,每件製作所需的時間等閒要幾個月,也就是說,光從成本考慮,一件產品就算叫價過百萬,也不值得驚訝。這些藝術家似乎是業餘的,按自己的興趣而不是利潤而創作。長遠而言,微縮藝術品的生產,尤其是有質量的,是否能薪火不絕,使人懷疑。在展覽方面,我去過2次,第1次是3年前在奧海城,今回是第2次了,2次都是免費入場。我估計商場也許有贊助,但若說這些展覽可以獲取豐厚利潤,卻是陳義過高了。有一點我搞不清,製作品所用的材料不知是何物,其耐久性若何?倘若歲月消磨可使這些藝術品分崩離析,豈不糟糕?
也許這只是我的杞人之憂,為免昔日的香港在我們記憶中變得模糊,帶備照相機去參觀展覽,為歷史作一點貢獻,十分值得。展覽到7月初結束,大家還有機會!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