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1-05-21

中國人口普查揭示的國情

  中國第7次全國人口普查(2020年)的結果近日公布,香港今年也會進行一次人口普查,這些數據有如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身體檢查,對我們查找社會經濟問題十分有用。香港的普查結果明年中才會公布,內地的卻已有不少看點值得注意。

 

  過去10年來,中國內地人口增幅較從前緩慢,但也多了7,206萬人,現時人口總數14.12億人,佔世界總人口的18%。這人口當中,包含了37萬在內地居住的港人。37萬人這數據,大致符合我的預期。我5年前從香港駐北京官員得知,在北京估計有10萬港人。我猜測港人到內地,多會在北京、上海與大灣區一帶,當中應以大灣區為最多。將來香港的選舉若有足夠多的內地港人參與,對結果應頗有影響。

 

(iStock)

 

  今次所謂的「大普」較突出但又符合預期的結果是人口老化持續。中國人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去年已上升至77.3歲,與解放初期的不足40歲相比,變化驚人,比美國去年中的77.8歲不遑多讓。我年幼時父親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則恐怕倒轉過來,活不過70歲的才較為稀有。

 

人民質素升 填補工作人口比例降

 

  人口老化的出現並非只是老年人口(例如65歲以上)的增加,也包含出生率的下降,後者導致青少年人口比例偏低。有人以為出生率低的主因是1979年至2015年間的「一孩政策」。此政策確有影響,但近年改為「二孩政策」,出生率稍升了一年後又再回落。1990年每千名人口出生了21.06人,2015年已降至12.07人。在「二孩政策」出台後的2016年出生率有所上升,但又迅速打回原形,2019年已降回至10.48人,總出生人數1,465萬人,到了2020年更跌至1,200萬人,這說明政策的影響只是暫時性。此種現象,對人口經濟學家而言,是耳熟能詳的。東亞地區雖受過儒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影響,但文化因素似乎作用不大,大家都不願生兒育女,尤其是在教育水平提升後更是如此,整個東亞的生育率都低企,港人對此應有體會。

 

  人口老化對經濟是有壓力的,內地65歲或以上人口比例是總人口的13.5%,香港是19.1%;15至64歲適齡工作人口內地比例是68.55%,香港是69.4%;0至14歲內地是17.95%,香港是11.6%。從這些數據可看出,香港人口老化比內地更嚴重得多,而且因為出生率低,未來20至30年也無望改善。不過,內地的人口老化亦急劇追上,幾年前內地人民的平均年齡還是35歲(比起印度的26歲年長不少),去年已升至38.8歲。將來工作人口比例下降,要扶養的退休長者人數上升,社會要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搞得不好,會有如日本這一老化國家般經濟增長會大受拖累。不過,工作人口的比例下降,卻可用人口質素的上升來補救,內地教育事業進步頗快。過去10年,大學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從8.93%猛增至15.47%,人民平均入學年數亦由9.08年增至9.91年。也應注意,在城市工作,生產效率高於在農村。在過去10年,城鎮人口增加了2.36億人,現時城鎮人口佔總人口63.89%,比起1978年的17%,變化何其巨大,這也是抵銷人口老化、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中國人口結構中有一重要特點,便是男女比例甚為不平衡。女性一般比男性長壽得多,但中國人口中竟然是男多於女,每100名女性中,有105.07名男性。為何如此?只要看看出生時男嬰與女嬰比例便知究竟。2020年男嬰與女嬰比例是111.3比100,這比起2010年的118.1比100,已經是較為平衡了。但為何多生了這麼多男的?在發展中國家這也常見,例如在印度的農村,出現過不少殺女嬰的情況。中國殺嬰遠不如印度,但自1983年左右開始,農村普及了用超聲波驗測胎中塊肉的性別,驗出若是女的,不少父母選擇了墮胎,這當然對男女比例有所影響。

 

男性求偶難 拼命儲蓄買樓爭機會

 

  男女比例不相稱,對經濟有微妙的影響。青年人中男多於女,意味著男的求偶困難,他們為了改善機會,一種重要的途徑是拼命儲蓄,這樣做可加快財富積累,所儲的資金可用作買房屋,發放出「我是有樓之人,嫁給我生活可安定」的信息。此種並不浪漫的做法,卻可帶來兩種重要影響,一是中國人民的總儲蓄率在世界名列前茅,從而資金積累快,大力推動經濟增長;二是房屋需求甚殷,樓價居高不下。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更多雷鳴天下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人口老化 #人口普查 #男女比例 #工作人口 #經濟增長 #生育 #儲蓄買樓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