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1-12-09

鬆地產‧利A股

  這兩天,A股見有較好表現,相信是中央鬆地產所致。港股沒有地產可鬆,故只能望而興歎,怨不得。

 

  房地產是國內重要支柱型行業,對經濟、金融、就業都有深遠影響,其產業鏈及相關行業,對GDP影響大,亦影響不少A股的企業盈利,故鬆地產,會利A股。

 

  今年上半年中央收緊政策,壓地產,房地產企業銷售下滑,便出現了眾多的房地產企業違約、違債事件。

 

  歷史上,十次金融危機九次跟房地產過度膨脹、泡沫化有關。2008年美國雷曼、1989年日本爆破,以至1970年代美國的S&L破產(克林頓也涉此),特朗普更曾四度破產,都是跟炒燶樓有關。

 

  香港的最近一次房地產危機是1998年的海外炒鱷衝擊時,但之後港大地產商都學乖了,不輕言借債來擴建,而是踏實地以自己資金,按步來做,寧可不搶地,也不借大來買地。結果就是一些過度借貸的國內房地產企業,高價搶地後,因本身資金不繼,而要將地皮蝕讓予港地產商。

 

地產企業最忌借大買大

 

  地產,是個重資本行業,地產企業最忌是心雄,借大買大,一個浪冚過來,便沒頂。

 

  中央在年多前便已關注到國內地產企業有泡沫化危機,亦在年前提出:房住不炒、限樓價升幅、限購、三條紅線等。

 

  在1993年,朱鎔基用一招宏觀調控,來除泡沫,在建樓房,不問因由,全停工,不許再建。這個一刀切手段,在當時中國未怎樣市場化時,是無可厚非,但後果也是十分嚴重,中國GDP便倒增長。但也無法,今時不控,便泡沫到爆;今時不死,爆時便死得更難睇;今時一控,是短痛免長痛。

 

(資料圖片)

 

  中國隨後廣推市場化,一些「聰明人士」便鑽政策空子,炒、炒、炒,當然其中還有貪官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使到中國的經濟發展一直是在又調控,又鑽空之間不穩定地發展。雖然不再有極端的一收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狂、一狂又收。但始終有收收放放的鬥爭,使到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路崎嶇多,這也難怪,人性貪,「聰明人士」更想Winner takes all,人人都上胡潤首富榜,中央要遏泡沫式炒風,應禁止發表甚麼的首富榜,以免大家比拼,或仍可以發表首富榜,但上榜者頭二十名,要捐一定比例身家去濟貧,行之三數年,看有誰敢稱富,此一如中央打貪官,一打之下,貪官不也是絕不敢戴逾百萬元的手錶在腕上?

 

  今時中央或因不敢一刀切,或因集團利益,而未能及早、果斷地叫停累積多年來的地產界錯漏,才致恒大(03333)借大,中央是不能靠企業管理層的良心(如中海外(00688)、華潤置地(01109)、碧桂園(02007)、龍湖(00960))等去自律,而是應有審計組,早早進駐這些可以借大的企業,以免他們持久借大,危害到國家金融安全。當然這些審計組是要請些「賊」來做成員,不然不良企業是可以用上表外借貸(今時就是這樣),光看一般報表是無鬼用的。

 

  今時恒大謂要債務重組,佳兆業(01638)又謂還不到債,對他們是個解脫,對A股市場則是鬆口氣。因為還不到債就是還不到債,拖拖拉拉,都無用。愈拖拉,只會對A股其他板塊也產生壓力。

 

  到目前言,債仔是聲大過債主的,因為不接受債務重組,就是一拍兩散,債主可以乜都無,如果債仔不是聲大過債主,特朗普也不可以破產,重來,再破產,再重來了。

 

  為甚麼債主會無聲出?在商業社會中,恒大債主不是因為朋友情誼才買恒大債的,他們看的,是其息,有謂利大本無歸,故如恒大破產還不到債,是商業運作,食得鹹魚要抵得渴。

 

  那麼作為恒大理財產品投資者和恒大的小股東又如何?對不起,可以虧血本,但作為投資者/投機者,不看清看楚便買,今次不栽在恒大,也可能日後栽在恒「細」上,投資要先求知,證監日日都有講你知,只可以當交學費便是。

 

  其實投資者在以前的8號仔、佳寧、BOND、百富勤、海外信託,也是否血本無歸?歷史教訓是要記取的。

 

  如今恒大、佳兆業等宣布了個可能是最終的方案予債主們,債主接不接受都好,都要閉門商議,一旦達成協議則這個債務紛擾就會在市場上消失,A股少了這些噪音,中央又再推出明確的管理規範時,亂後可望治,一直治到下次亂為止。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陳美寶、羅淑佩分別被任命為運物局及文體旅局局長,你是否認同新任命有助香港鞏固物流樞紐地位及促進旅遊經濟?► 立即投票

更多缸邊隨筆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內房 #地產 #債務 #調控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回顧24 展望25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