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真的能看百病?中醫親解診脈3大關鍵指標

把脈真的能看百病?中醫親解診脈3大關鍵指標

中醫話

  「醫師,你把脈就知道我昨天吃完炸雞?」診間裏年輕患者瞪大眼睛問程醫師。

 

  這種對把脈「玄學」的誤解,幾乎每週都在程醫師診室上演。其實診脈既非算命,也非通靈,而是中醫透過「脈象指標」解讀身體狀態的科學工具。今天程榕中醫師就用臨床故事和古籍智慧,帶你破解診脈的三大關鍵!

 

關鍵一:脈位的「浮沉」——身體緊急警報器 

 

  「程醫師,我今日起身打了幾個乞嚏,你可以幫我把把脈,睇下我有沒有感冒嗎?」一位正準備起程出國旅行的退休婆婆疑惑問道。  
 《黃帝內經》提到:「浮為在表為陽,沉為在裏為陰」,當外邪侵襲(如感冒初期),氣血會湧向體表抵抗,脈位便輕按即得,像汽水開罐後泡沫上浮;反之「沉脈」多見於慢性病,氣血內收如潛水艇下潛。

 

  有趣的是,曾有位患者堅稱自己健康,卻出現明顯表現為「沉脈」,在醫師追問之下,才坦承正在闢穀減肥三日,因怕「不吃東西被罵」而隱瞞——這正是中醫「有諸內必形諸外」的經典體現。 

 

把脈真的能看百病?中醫親解診脈3大關鍵指標

診脈是中醫透過「脈象指標」解讀身體狀態的科學工具。(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關鍵二:脈力的「虛實」——你的氣血餘額顯示

 

  「醫師,我已經戒掉凍飲,為甚麼還是常常好攰、唔夠氣?」診間一名從事專業培訓的在職媽媽向醫師提問。 

 

  《瀕湖脈學》將虛脈比喻為「狀似柳絮,散漫而遲」,虛脈亦像鬆垮的橡皮筋,多見於過勞透支反映身體機能或者營養處於「不足」的狀態;實脈強勁有力,繃緊如彈索,常見於疼痛、精神緊張和身體炎症。

 

  臨床上程醫師遇過兩位對比鮮明的患者:一位自認為健康的健身教練脈如擂鼓,自述「練到半夜還失眠」;另一位自稱健康素食減肥的OL,脈弱到幾乎消失,月經失調,最後還發現是重度貧血。

 

關鍵三:脈速的「遲數」——精神狀態的實況轉播 

 

  「我的脈搏慢,是否代表心臟會跳著跳著不跳了?」一名和善的銀髮老伯半開玩笑地問醫師。 

 

  程醫師指中西醫對正常脈搏節律的理解十分相近,臨床上脈速少於每分鐘60次稱為遲脈,脈速大於每分鐘90次稱為數脈。數脈反映體內火氣過剩 (像發炎、甲狀腺亢進、發燒),病人很容易出現焦急、煩躁、發熱、生瘡等症狀;與之相反,遲脈反映體內代謝較慢、虛寒、氣血不足,病人容易怕冷、多痰、腰腳無力和嗜睡。

 

  曾經有一名性格急躁的管理高層就診,醫師把脈時脈速時快時慢,飄忽不定,原來是這位心繫工作的病人,竟然一邊把脈,一邊想著怎麼回電話訊息。現代人的「多工」就診產生的全新脈象,相信連華佗都要嘆服! 

 

  程醫師再一次強調,診脈不是魔法,脈象是身體的「加密訊息」,中醫診斷強調的「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是醫師耐心為病人歸納症狀,解讀這些身體訊息的過程。下次就診時不妨回想一下,當醫師凝神按脈的3分鐘,其實正在解讀「浮沉判斷病位、虛實衡量氣血、遲數監測代謝」等一系列的生理密碼。  

 

被訪者簡介

 

把脈真的能看百病?中醫親解診脈3大關鍵指標

程榕中醫師簡介

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內科研究及應用碩士,並修讀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學深造證書(臨床婦科學)及皮膚病中醫六經辨治證書,現任(香港)中國醫藥學會理監事會理事。程醫師專注內科方藥研究,擅長把脈分析體質,治療週期明確,利用祛邪固本兼顧,攻克各種虛實夾雜疾病例如久咳、慢性濕疹、更年期諸證、改善三高等。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大國博弈】張翠容:美解封檔案大揭露,拉美難逃中情局劫網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