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菲林 認識世界
當我們習慣了手機拍照,隨時隨地都能即拍即看,還會有人願意耐心等待一張照片的誕生嗎?這個問題對荷蘭宿舍的宿生來說,或許從未想過,但如今的他們,逐漸培養出這份耐性,並從中找到樂趣。
荷蘭宿舍有幸獲得公益金資助,讓宿生們參與各種多元智能活動,透過這些活動,他們不僅能夠體驗各種新事物,也有機會發掘自己的興趣及潛能。在過去一年的菲林攝影活動無疑也打開了一扇興趣大門,讓他們重新認識世界及自己。
去年三月,宿生們迎來了首次的菲林攝影體驗,第一站便是即將於2028年開始清拆的彩虹邨。首次接觸菲林拍攝,宿生們都難以克制想按下快門的衝動。從黃大仙宿舍步行至彩虹邨,沿途經過南蓮園池、天橋的風景,宿生們已忍不住按下快門,結果還未抵達彩虹邨目的地,36張菲林已經所剩無幾。這次經歷讓他們體會到,每張菲林的珍貴,按下快門前的每一個決定,都需要謹慎及深思。
經歷了首次菲林體驗後,宿生們逐漸明白菲林拍攝的限制。他們開始學會觀察光線、構圖取景,不再只是隨手拍攝,而是細細思考及捕捉每一個畫面。專注力與耐性,在過程中悄然提升。
過去一年,我們一共進行了五次外出拍攝,除了彩虹邨,還有屯門碼頭、大埔、大澳,以及中環與維多利亞港。每次拍攝,大家彷彿帶著新的角度去重新認識及觀察每個地方的獨特氛圍。菲林攝影的活動,也成為了宿生們探索香港不同角落的契機。
隨著經驗的累積,宿生們在攝影技術上的進步也愈發顯著,如今他們對作品要求越來越高,學會了如何調整拍攝角度,捕捉最佳光影時刻,並逐漸掌握曝光的運用。而每次拍攝結束後,大家最期待的便是欣賞相片的一刻,我們相約一起重溫並交流對相片的看法,討論相片中的構圖與色彩等。這段等待成果的過程,是在節奏急促的世界中難得的經歷,它讓每一張菲林照片都變得異常珍貴。
而菲林拍攝教會我們的是「沒有任何結果是理所當然的」。當我們以為拍下的風景會是完美的,沖曬出來才發現光線不足;用心構圖的照片,才發現不經意間手指溜進了鏡頭。這些預期與落差,也讓我們學會了如何面對人生中許多不如意的時刻。
回顧過去一年的菲林拍攝活動,我們收穫了很多作品,更收穫了許多難以言喻的感動。在宿舍的一角,我們將過去一年的照片以展覽的形式分享。站在展覽前,看到那些無法再現的瞬間,但透過相片卻永遠停留著,紀錄著我們的當下。照片的力量,正是這麼神奇,它不僅記錄了視覺上的美,也觸動了我們內心最深處的情感。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