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8
蒙德里安︰失衡中的平衡
巴黎佳士得2009年2月「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和皮耶‧貝傑(PIERRE BERGĒ)珍藏」拍賣會
皮埃‧蒙德里安 (1872-1944)《藍、紅、黃、黑構圖》1922年作
Piet Mondrian (1872-1944) “Composition avec bleu, rouge, jaune et noir” (1922)
估價︰7,000,000 - 10,000,000歐元
成交價︰21,569,000歐元
© 圖片由佳士得提供
在中環上班,不時會看見外籍旅客駐足研究香港地圖。 香港地窄人稠,當這高樓大廈都轉化為地圖上的點線面時,地方顯得更密集,缺少了一點點的整齊美。地圖上線條和方塊亦常常使我聯想到皮埃‧蒙德里安的代表作,因爲線條和方塊同樣是作品中的主要創作元素。蒙德里安相信透過畫布上不同元素的相互影響,能使觀者感受和諧與平衡。我曾經幻想要是他化身爲城市規劃專家,由他繪製出來的圖紙會是多麼的妙趣橫生。
作為「新造型主義」﹝Neo-Plasticism﹞的代表人物,蒙德里安對20世紀的建築設計影響深遠。「新造型主義」主張運用幾何形像掌握畫面構圖,不注重描繪有形物體的自然形態,將藝術和自然形像完全分離。蒙德里安大部份的作品都是依循著以下三種主要作畫風格,展現協調和平衡的構圖。首先,作品的構圖主要建設在正方形或近乎正方形的四邊形上,而蒙德里安會將構圖瓦解為不同的方形,以破壞其固有的形態。其次,畫面上的色彩方格會放在畫面的外圍,而其中一塊總會較其他寬闊。最後,整個構圖主要以一條垂直線和水平線為骨幹,延伸至畫布邊,而這兩條線的交叉點總會貼近畫面中心。
雖然在眾多蒙德里安的作品中,常會展示以上的特色,但創作於1922年的《藍、紅、黃、黑構圖》,恰恰是藝術家脫離既有作畫風格之作。此幅畫作偏重於作品頂部的設計,上下比例並不平均。畫中的黃色方塊巧妙地被黑色的方塊填充了部份空間,而畫作頂部的紅、白色方塊好像快要被「驅逐」到畫布外圍。畫作中最大篇幅的白色方塊,既不是正方形,亦非置於畫作中央。這幅作品雖然沒有體現到蒙德里安常用的平衡構圖,卻恰恰反映了藝術家對於「和諧」的獨特理解方式,並展現了他在失衡中找平衡的藝術理念。畫中的方塊並非左右對稱,但是在不規則的構圖裏,它們整齊地排列著,反而找到一份自然平和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蒙德里安與數位荷蘭藝術家在《風格》(De Stijl)雜誌中發表他們的獨創藝術理念,主張利用抽像造型和簡單的線條色彩傳達秩序與和平,後稱為「新造型主義」。蒙德里安的作品讓觀者感受到一種和諧的氣氛,反映他在動盪的年代,對和平與安寧的嚮往。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