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4
【拆解數字偽術】治療方法有冇效?先要看清『絕對風險』
以前從不覺得像這樣的報道有什麼問題。
「……研究結果顯示,接種三劑疫苗可把9至16歲兒童及青少年感染XX病的風險大幅減低60.8%……」(摘自某藥廠新聞稿)
「……現時已有有效口服抗病毒藥物可控制乙型肝炎,大幅降低發展成肝癌的風險八成……」(摘自某醫學基金會新聞稿)
「……抗凝血藥物如華法林更有效預防中風,可減低中風風險達六成……」(摘自某場記者會新聞稿)
「臨床研究顯示,Alendronate能減低脊椎、股骨及腕骨骨折的機會百分之五十。」(摘自某大學治療中心網頁)
「結果顯示,新藥可以減少心血管病死亡率達38%。」(摘自某報報道)
不好嗎?那些治療方法不都能大大降低患病風險或死亡率嗎?
直到2007年起到美國參加醫療記者協會年度會議後,才漸漸明白這種叫「相對風險差」(relative risk reduction,簡稱RRR)的表達方法有什麼問題。在此借用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的教學影片所引用的一組數據談談。
阿侖膦酸(alendronate,影片中用其品牌名稱Fosamax)是一種骨質疏鬆藥。該藥的廣告曾以圖表(見附圖)說明它的療效:服用阿侖膦酸可降低髖關節骨折風險50%。
不過,在此先談另一個概念。圖表顯示,服用阿侖膦酸的1022名受試者中,11人若干年後髖關節骨折,比率為1.1%;服用安慰劑(placebo)的受試者有1005人,22人同樣在若干年後髖關節骨折,比率為2.2%。安慰劑可理解為沒有藥效的「假丸」。
骨折比率在此即「絕對風險」(absolute risk),計算方法是以骨折個案為分子,受試者人數為分母而得:
把兩組「絕對風險」相減(2.2% - 1.1%),便得出「絕對風險差」(absolute risk reduction,簡稱ARR)1%。由此看來,阿侖膦酸的療效跟安慰劑相當接近。
但若用RRR「相對風險差」來表達,情況便很不同。計算方法是這樣的:
藥廠當時指服用阿侖膦酸減低髖關節骨折風險50%,就是這樣得來。
相對風險減少50%,不得了呢!跟之前提及的ARR「絕對風險差」1%相比,RRR「相對風險差」所呈現的「賬面數字」明顯大得多,也令藥物看起來很有效。不過,另有醫生正正指出,RRR有高估治療成效的傾向,因此,藥廠及傳媒都樂於引用。上述的教學影片更提到,那些沒有強而有力數據在手的研究人員,會常用RRR而非ARR呈現研究結果。
寫這麼多,莫非想說明:「絕對風險」以至「絕對風險差」應受重視。下次讀新聞時,若看到類似文首的相對風險下降多少多少的寫法,心裏必須問:報道有沒有同時交代「絕對風險」呢?
後記:當我懂得這個道理後,在一次記者會上,向主講醫生提出治療組與安慰劑組「絕對風險」相差不大的質疑時,他大致這樣回答:「你應該看『相對風險』降低了多少,這個才能反映治療效果。」完全迴避了我的提問。只能道:無話可說。
Absolute vs. Relative Change
影片中的講者是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社區及家庭醫學教授H. Gilbert Welch,他深入淺出地講解「絕對風險」與「相對風險」及相關概念,值得一看。
本欄旨在集思廣益,內容謹供讀者參考,惟不能代替醫囑。如有疑問,宜與您的主診醫生商量,以得出切合您的治療方案。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