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4
【空空如也】入殮程序好講究 中西方大殮儀式要清楚
眾生平等。不論在私家醫院抑或政府醫院的殮房,以至一般比較陳舊及擠逼的公眾殮房,所有逝世的人其實都要經過此門,姑勿論他生前是富是貧,是顯赫是卑微,死後都得在這裏入殮。
殮房多設有「入殮室」(Encoffining Room),入殮其實分兩種, 一是「小殮」,古名叫「襲尸」,即為逝者穿著上衣或壽衣,以示尊重。宋朝司馬光(1019-1086)說:「古者死之明日小斂(殮)」,意思是在死後第二天須為逝者加衣。另一是大殮,即是把整理妥當的遺體收納入棺及封棺,故日本人多稱殯禮師為「納棺師」,而在中國古代,大殮該在死後第三天進行。
兩三天内即入殮,原因包括古代冷藏設備不足,屍體容易腐化。在古時只有少數階級如國君、士大夫方可「設大盤造冰」、「設夷盤造冰」(禮記·喪大記),在房内放置冰塊為遺體降温,一般平民百姓只能盡快為逝者進行殮禮。
基督宗教看殮禮也很重要,故也有「大殮儀節」,以前牧師或神父甚至親臨殮房為逝者舉行大殮禮,有唱詩、誦經和祈禱, 禱文包括以下一句:「天父啊,現在奉祢的名,為這弟兄/姊妹的遺體成殮,使物歸於物,靈歸於靈,榮耀歸與祢的聖名……」這無疑是很悲傷,又很莊嚴的時刻。
可惜現時神職人員多很忙碌,大多數的大殮禮都是到了殯儀館甚至在教堂進行。在殮房通常只有杵工陪伴家人,遺體入殮也是由杵工負責,家人孤伶伶的站在旁邊。
若有安息禮,我多數會先親臨殮房。若家人信奉基督宗教,我會為他們祈禱, 求主賜安慰。若家人無宗教信仰, 我也會請他們肅立合什默念,為逝者求福。入殮是生死相隔的神聖時刻,不能掉以輕心。
人生白白的來白白的去, 入殮時最叫人體會這個道理。不管你生前擁有什么,此刻都空空如也。
所能留下的,其實只有愛。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