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3-06-07Photo: 圖片來自作者Facebook

澳門、浙江與香港的產業發展

  自從香港與內地通關,社會全面復常,新民黨和我便馬不停蹄地主辦及參加不同的考察團,包括2月初考察澳門、4月參加行政長官帶隊的立法會大灣區訪問團,新民黨則剛於5月下旬到浙江交流;此外,澳門經濟民生聯盟的代表亦剛於上周三(5月31日)來港和新民黨會面。透過這些考察活動,和不同企業組織互動交流,加深了我對大灣區不同城市的了解。當中,我體察到,澳門、浙江和香港以不同的步伐推動產業政產,影響當地的經濟面貌及城市定位。

 

澳門推出「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

 

  長遠及完善的產業政產對一個城市的定位及經濟發展非常重要,舉例說,眾所周知,過去澳門的定位就是「東方拉斯維加斯」,博彩業一柱擎天。疫情前,2018年的博彩毛收入達3028.46億澳元;最鼎盛時,博彩業可以佔據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的七成。直至新冠疫情對澳門博彩業及整體經濟均造成打擊,澳門政府意識到當地產業結構太單一,不利未來發展,於是在最新發表的2023年《施政報告》中推出全新的「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銳意優化產業結構。「1+4」的「1」是指以博彩業為主、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4」則是要推動大健康(中醫藥業)、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四大產業,高度銜接國務院於2021年提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四大產業方向,可見橫琴是澳門實現「1+4」的高新平台。

 

 

  事實上,我認為澳門政府發展上述四大產業,並非無的放矢。新民黨於2月考察澳門時,走訪了澳門科技大學,了解到澳門政府非常重視產學研合作,澳科大聘用大量內地、香港以至海外的學者,全力聚焦創科研究。現任校長李行偉教授便來自香港科技大學,是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得獎者。而澳科大現時已設有兩個國家實驗室,其一便是「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另一更是「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可說是發展「4」的大健康(中醫藥業)和高新技術的基礎。

 

  澳門政府亦有為「1+4」訂立KPI,目標是將「1」博彩業所佔的本地生產總值定為40%,而「4」的四大產業則各佔15%。為了達到目標,澳門政府計劃於6月公布「1+4適度多元發展細化方案」。有說「1」是澳門的存量,即是「老本」,「4」則是為澳門增量,我認為若細化方案夠具體,澳門的發展前景非常可觀,香港大可把握機遇與澳門在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各方面聯動共贏。

 

浙江杭州產業鏈成熟

 

  若說澳門的產業政策是初起步,那麼浙江杭州的產業化發展已經十分成熟及多元。我剛聯同幾位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走訪浙江,考察了杭州、橫店、永康、濱江等地,深入了解當地多個產業鏈的發展現況。

 

  浙江是內地一個沿海省份,只佔地約十萬平方公里,算是國內面積較細的省份。因地理臨海,風景優美,自古以來商業活動頻繁,也是充滿歷史古貌的地方。今次到訪,發現浙江已經走在時代尖端,特別是數字經濟高速發展。作為國家數字人民幣試點,截至2022年12月底,浙江省已累計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2414萬個,數字人民幣交易規模已達到1048億元,實在相當可觀。而伴隨數字經濟的發展,整個電子支付產業鏈亦相當成熟,若不使用微信或支付寶等電子支付工具,基本上是連普通生活用品也買不到。在電子支付產業這一塊,香港實在難望其項背。

 

橫店影視城造就影視娛樂產業

 

  另一項發展成熟的產業,非影視娛樂莫屬。這次我們參觀了全國規模最大的橫店影視城,觀摩了劇組拍攝,和導演、演員交流,感受頗深。位於浙江省金華市的橫店影視城,既是首個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個收費入場的主題旅遊公園,即同時實現影視娛樂及旅遊觀光兩大產業的發展。

 

  橫店影視城佔地近五萬畝,從1996年建設第一個拍攝基地開始,二十七年來,帶動國家的娛樂影視產業飛速發展,陸劇觀眾、粉絲遍佈世界各地,國家軟實力不斷提高。硬件方面,橫店影視城至今建有二十多個跨越歷史時空的拍攝基地(景區),百多個不同級別的攝影棚,另外亦有數十間酒店。軟件方面更不得了,影視城吸引千多間娛樂企業進駐,台前幕後由明星藝人、經理人、助理,到劇組監製、導演、編劇、攝影、燈光、梳化服、佈景、場務、茶水;就連臨時演員,也足以構成一條副產業線,影視城造就的龐大就業機會,可想而知。

 

 

  橫店影視城每天都有十來二十個劇組進行拍攝,平均每年生產五十多個劇集或電影,例如頂流肖戰主演的《玉骨遙》、《陳情令》便都是在這裡拍攝。我們參觀當日便遇上正在拍攝的古裝劇《惜花芷》劇組,還和男主角胡一天拍照留念。

 

  橫店影視城已發展成國家級品牌,根據「橫店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發表的2022年年度報告,橫店影視「著力構建涵蓋影視投資、制作、發行、放映等業務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即使受到疫情打擊,其2022年的營業收入仍達14.3億元人民幣,單是內容板塊營業收入便達1.6億元人民幣。

 

濱江構建中國網絡作家村

 

  內地發展蓬勃的創意產業不只有娛樂影視,還有文化創意創業。不比香港這個「文化沙漠」,內地的網絡小說市場發展成熟,讀者願意付費收看內容,作家寫作除了本身的版稅收入,走紅的「大IP」還會有作品影視化或動漫化的版權收益及其他周邊收入,作家也有機會晋身為編劇。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便已於2017年在香港上市。

 

 

  閱文集團的總部在上海,我們緣慳一面。今次我們參觀了位於杭州市高新區濱江的中國網絡作家村。說起來,中國網絡作家村可算是網絡作家的孵化器,支持文創,提供扶持政策,保護知識產權,來自五湖四海的網絡作家簽約進駐,在這裡聚腳、交流,寫作。據知《陳情令》原著小說《魔道祖師》的作者「墨香銅臭」也有參加在中國網絡作家村舉行的「輸出中國好故事」活動呢。

 

  此外,廣義來說,網紅也算是創意創業的一部分吧,據說中國十大網紅當中有六人來自杭州。而隨著杭州成為內地第一的電商之都,匯聚了大量網絡平台公司,他們做平台活動、淘寶直播、孵化網紅,吸引越來越多網紅往杭州跑,形成另一條網紅產業鏈。

 

「中國五金之都」永康

 

  杭州之外,我們走訪了永康這個「中國五金之都」,亦是全球最大的五金產品集散中心之一。當地書記告訴我,永康的地理特色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即是田地很少,較難發展農業,於是造就他們另闢蹊徑,走上工匠之路。時至今日,五金工業仍是永康的支柱產業,當中最主要是造門,因此永康亦有「中國門都」之稱,並且已衝出世界,生意遍全球。

 

  我們參觀了第十三屆中國(永康)國際門業博覽會,當中展出了靜音木門、機器人安全門、電動門、智能門、防盜門……真是想得出想不出的門都有。報導指為期三天的博覽會產生了35.51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永康這條五金路經歷了悠長發展,從最初做OEM代工生產(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到ODM原廠委託設計代工(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再發展到OBM建立品牌(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最終成為國際馳名的「五金之都」。未來,永康會跟隨國家的整體發展目標,以科技賦能,推動高質量發展。

 

過去香港欠缺完整產業政策

 

  澳門、浙江都各有產業定位,至於香港,過去政府一直奉行自由經濟、積極不干預,任由市場自由發展,於是政府沒提出完整及長遠的產業政策,無形中使香港的發展滯後。

 

  回說2008年10月,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為了應對金融海嘯對香港經濟的影響,特意成立「經濟機遇委員會」(Task Force on Economic Challenges),及後於2009年提倡所謂六大優勢產業,包括教育產業、醫療產業、檢測和認證產業、環保產業、創新科技產業、文化及創意產業。但是,當時特區政府並沒提出相關數據及措施來支持其政策目標,各項產業可開創多少職位,可創造多少經濟收益等等一律欠奉,說穿了只是「出口術」。當中,我最反對是把創新科技定為一項產業,因為任何產業背後都需要創新科技的支持,但是創新科技本身並不是獨立的一門產業。

 

  唐英年出任財政司司長時,倒是有透過稅務手段推動個別產業發展,例如於2005年建議取消遺產稅,以鞏固香港成為世界資產管理中心;後亦於2007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把葡萄酒稅率由80%調低至40%;但是這些建議並不涉及重點產業的發展。

 

  另一位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傑作」,並非甚麼重點產業,而是美食車。回想2015年,原來曾俊華在宣布「美食車先導計劃」時,並不知道要發牌。後來因為牌照問題,美食車只能定點經營,不能「通街走」。而不比外國的環境,香港的街道狹窄,最終只能安排美食車在偏遠人流少的「景點」定點經營,生意冷清,引致陸續有營運商退出計劃,投資付諸流水。

 

  其實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倒具願景,他於1999年《施政報告》提出覓地建設科技園,可惜時不我與,遇上科網股爆破,數碼港遭詬病變成地產項目。但是發展到今天,數碼港已經匯聚了不少初創企業,研發機械人的、搞金融科技的都有。

 

  後來梁振英上場,也企圖搞創科,可是遭反對派阻撓,拖延到2015年才成功成立創新及科技局,但是該局規模很細,在眾多決策局中欠缺能量,並沒多大成就。

 

新田科技城方向正確

 

  此外,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從上文橫店影視城、永康「五金之都」等等例子可以看到,要把個別產業做大做強,最需要的發展條件──是地,很大幅的地,但這正是香港最欠缺的。

 

  來到今日,很欣慰特區政府洞察問題所在,開始有明確方向,首先把創新及科技局改組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第二,《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發展「新田科技城」,策略定位為創科發展集群樞紐,與深圳產生協同效應,從而實踐國家「十四五」規劃給予香港作為國際創新及科技(創科)中心的定位。根據發展局提交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的《新田科技城的土地用途建議》(立法會CB(1)506/2023(03)號文件),連同87公頃的落馬洲河套地區,新田科技城的總發展面積達627公頃,這正是發展產業所需要的大幅用地。

 

  再加上創科局於去年底推出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孫東局長積極外訪延攬跨國企業及高端人才,推動高新科技方面似有眉目。期望特區政府能繼續努力,擴闊產業及經濟結構,讓年輕人有更多發展機會,香港有更美好的未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擬立法規定所有的士須於車內安裝攝錄設備,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

更多葉劉的地球儀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立法會 #杭州 #澳門 #橫店 #產業 #文化創意創業 #永康 #新田科技城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