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3/11/2020

四立法會議員違反誓言 DQ做法合理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Regina Ip),本屆政府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直選議員,新民黨主席。1975年加入香港政府,其後晉升至保安局局長,於2003年離職。她從美國進修回港後,在2006年7月成立「匯賢智庫」、2011年創立「新民黨」,並擔任黨主席;並於2015年成立「海上絲綢協會」,擔任聯席主席,致力為香港社會服務。

    葉劉的地球儀

  (編按:本文為葉太就DQ事件接受《經濟通》hot talk 1點鐘節目訪問,由經濟通記者張可怡撰文)

 

  政府周三(11日)按照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宣布於原定今年9月立法會選舉中,被裁定提名無效的現任議員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梁繼昌4人,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新民黨主席、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在《經濟通》hot talk 1點鐘節目上表示,4名立法會議員違反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規定,DQ是合理做法。

 

 

人大常委決定具約束力 DQ無需法庭介入

 

  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批評人大常委會繞過法庭或立法會程序,直接頒布決定,不容現今社會允許。葉劉表示不認同。她認為人大常委作出決定,港府予以執行,不需要法庭介入。

 

  葉劉解釋,政府曾於2016年DQ劉小麗、羅冠聰、姚松炎及長毛4名立會議員,當時有法庭的裁決,但不是法庭主動做裁決,而是前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司法覆核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的決定,讓梁頌恆、游蕙禎再次宣誓,最後法庭裁判梁振英得直,被裁決喪失資格的梁游之後入稟法院司法覆核,結果敗訴。葉劉表示個案證明無需要法庭介入,除非有人申請司法覆核,而她認為,就算有人司法覆核行政長官的決定都會敗訴。

 

  葉劉又指,人大常委的決定具有約束力。1999年,劉港榕因為居留權問題將入境處處長告上法庭,此案更上訴至終審庭。當時的終審庭由李國能大法官領導,李國能當時便指出人大常委的釋法具有約束力,對香港的法院亦然。因此她認為不可能有人成功在法庭挑戰人大常委的決定。她亦強調,人大常委的決定是引述整個《基本法》,認為4名立法會議員違背了他們的誓言,不擁護《基本法》,因此DQ是合理做法,看不見有司法介入的需要。

 

「一國兩制」已死? 葉劉:外媒仍視港為殖民地

 

 

  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後,其餘15名民主派宣布總辭。民主派會議召集人胡志偉昨表示香港「一國兩制」已死。葉劉回應指,西方傳媒自人大常委於6月底通過《港區國安法》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政界、知識界和傳媒早已宣布「一國兩制」已死。她認為西方的取態是基於他們仍然將香港當成西方的殖民地、前英國殖民地,甚至受美國保護。在他們眼中,香港的行事程序一定要跟西方的標準,中央政府一旦在香港行使她的主權,保護她的尊嚴,西方傳媒就會宣布「一國兩制」已死,這點對中國、香港和「一國兩制」極為不公平。

 

  葉劉強調,香港已回歸23年,應該根據國家憲法和《基本法》做事。任何政界人士的行事發言反對國家、無視國家尊嚴,在香港的政治前途只會愈走愈窄。

 

節目重溫: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復活節現外遊潮,黃家和倡更好利用西九長期設立市集等吸引年輕人,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1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無住發表於 2020-11-17 12:04 PM via app
  • #2
  • 無容置疑,香港最輝煌時代是港英政府以行政主導管治的八,九十年代。但至九七後變成行政立法共治後,議會變成被政棍脋持,拖政府施政後腿,部份官員仍心系前朝,放任敎育,傳媒歪風如甩繩馬骝,後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兼夾開始枝針拮到肉了。

    今次中央出手替香港掃清議會垃圾,估計跟住目標是整頓區議會,令香港變相回復到行政主導了。

    這次中央確是幫到足,但未來香港能否回復元氣(要回復昔日輝煌就很難了,因為周邊大環境已變,兼且香港人在關腱時刻,自動棄權!),還要睇所謂建制派議員懂得如何恰如其份,不事事以“民意”為依歸,做該做實事的“橡皮圖章” 和政府能否再吸引到真心想為香港做事的人才,願意加入管治團隊了。

    題外話,不管香港人如何自認為香港地位無可取代,但市場行為會告訴你真相……若稍為留意,就會發覺到從前大灣區有樓盤開售,宣傳多以靠近香港,交通方便作賣点,但近年樓盤銷售焦点主题已改為以深圳作為中心的一小時生活圈,香港只作為附帶話題,這就是現實!
    香港已沒有多少本錢可繼續蹉跎想當年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