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8/10/2023

國際主流論述背後的以巴真相:浩劫日再臨?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張翠容

    張翠容

    張翠容,資深新聞工作者,亦是著名的女戰地記者,專注國際新聞採訪及評論;曾服務於中西媒體,隻身跑遍中東地區、歐亞及拉丁美洲等地。著作計有《行過烽火大地》、《中東現場》、《拉丁美洲真相之路》、《地中海的春天》和《歐亞現場》等 ;分別獲人權新聞獎及多個好書獎。

    容我世說

    每周更新

  日前以色列向加沙北部110萬居民發出警告,命令他們在24小時內撤離家園,往南部走或尋找其他棲身之所。可惜,大家所談論的人道走廊只是空中樓閣,逃命的北部居民沿途都不時受到襲擊,與埃及接壤的南部關口拉法(Rafah)乃是加沙唯一能出外的通道,亦緊閉其門,埃及不願接收過百萬巴人難民,巴人在該邊境呼喊嚎哭。

 

  此刻令人聯想到一個阿拉伯字Nakba,中文繙譯稱「浩劫日」,他們以此來形容1948年當以色列立國之際,75萬巴人被逐出家園的情境。巴人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向國際社會喊話:不要讓巴人面臨「第二個浩劫日」(second Nakba)。而「浩劫日」在巴人75年來的爭取下,聯合國大會終於在2022年11月授權紀念巴人這個苦難的日子,並於今年5月首次在聯合國進行紀念活動。

 

大批逃難的巴勒斯坦人在加沙與埃及接壤的拉法口岸滯留。(AP)


  就在2018年以色列立國70年,我正好在耶路撒冷,西邊狂歡跳舞,東邊默哀禱告。以色列F16戰機在上空飛過,發出巨大隆隆之聲,展示國力的肌肉,以色列人往上空望,興奮拍掌,另邊廂巴人走在街頭上示威抗議,高呼「解放巴勒斯坦」,小孩則拿起石頭擺出抛向天空的姿態。

 

  當時我游走東西兩邊的耶路撒冷,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你的快樂我的痛苦,不是很多人可以理解,特別在國際主流論述下,至今仍有不少人認為猶太人建國合情合理,主要是阿拉伯人不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激進伊斯蘭組織又不接受「兩國論」,這是巴人首先破壞和平。是耶非耶?

 

  我們先不要追溯千年歷史,但可從20世紀初談起。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前後,歐洲的確出現一股反猶勢力,企圖把猶太人從歐洲基督徒分別出來,加以排斥,流散於各地的猶太人當中遂起立國之心,猶太復國主義(錫安主義)抬頭,但當時不為所有猶太人支持,而一戰卻把中東情況扭轉。一戰後鄂圖曼帝國瓦解,國際聯盟把巴勒斯坦土地交給盟友英國託管,等於殖民。

 

  有評論指巴勒斯坦原是英國託管地,英政府便有權決定如何分配這個地方。這論調非常荒繆,英國只是殖民者,當代歷史中所有殖民者都有義務把土地歸還原來的居民。換言之,英國應交回土地給託管前的居民才對,當時巴人人口在巴勒斯坦佔上98%,猶太人只佔2%,但1917年,英國在錫安主義者游說下,宣布《貝爾福宣言》,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猶太家園。自此,猶太人高呼「無人的土地給無地的人」,令原本兩個能和平共處的民族開始起紛爭。

 

  在二戰前,猶太人已在巴勒斯坦向巴人施襲,不時有爆炸,英國視該地為火藥庫。當德國納粹興起,猶太人到處求助,卻給歐美32個國家拒絕或不善待他們,到了希特拉下令大屠殺,不少猶太人無路可逃,惟有爭相進入巴勒斯坦。二戰結束後英國破產,加上出現猶太地下武裝組織到處破壞,連英殖辦公室也炸掉,死了91人,英國為免麻煩,遂放棄巴勒斯坦,交由聯合國處理。

 

  不少西方國家對大屠殺歉疚,因此向聯合國建議「兩國論」,在投票時,英國棄權。一些評論指英國全力支持以色列建國,這和史實不符,她只是消極及不妥善地處理其託管地,即使《貝爾福宣言》,也只講猶太人家園,不是以色列國。

 

愈見右翼的以色列政府加強打壓巴勒斯坦,釀成今次50多年來規模最大的以巴衝突。(AP)

 

  可是,當時聯合國所提出的「兩國論」極不公平,屬於少數人口的猶太人給分配56%土地,而且是最資源豐富的地區,有「牛奶與蜜之地」的稱謂;而屬多數的巴人卻只有44%土地,況且那「牛奶與蜜之地」已住滿了巴人家庭,這樣叫他們離開祖家,自然不會願意。那猶太民兵便即時實行他們的「D計劃」,放火炸毀巴人村莊,製造恐怖氣氛,迫巴人放棄家園,當時有所謂「代爾亞辛屠殺事件」,在猶太人的清場行動中,有500座巴人村莊被毀,75萬巴人變成難民,巴人視之為「浩劫日」,至今以色列都不願公開有關檔案。

 

  中東大戰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展開,但主流論述卻不說1948年的「兩國論」猶如不平等條約,反指巴人拒絕與猶太人分享土地,才導致今天的悲劇。自「浩劫日」後,以色列在5場中東大戰奪得更多土地,並且透過猶太殖民區的興建不停佔取土地,擠壓巴人生存空間,滋養出巴人激進主義。

 

  早期的確有不少巴人,特別是巴人伊斯蘭主義者,不承認以色列,令到1993年的《奧斯陸和平協議》受到以巴兩邊激進人士的攻擊,協議中重新釐定的「兩國論」胎死腹中;但到了2007年巴勒斯坦大選,哈馬斯勝出,為了走上執政之路,他們罕有地伸出橄欖枝,承認以色列,但後者不領情,干戈繼續;到了2017年,哈馬斯再提出只要以色列按《奧斯陸和平協議》的「兩國方案」,讓巴人建國,他們便會接受以色列的存在,可是愈見右翼的以色列政府寸土不讓,並且加強打壓,結果釀成今次50多年來最大衝突,震驚世界。

 

  今次內塔尼亞胡領導的以色列極右政府,欲驅趕加沙居民,是否有再佔領加沙的企圖,上演第二次「浩劫日」,整個世界都在關注。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查看詳情

我要回應8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23-10-19 02:46 PM
  • #8
  • 想起從前在美国的红番!

  • 引用 #4 無住 發表於 2023-10-19 01:59 AM

    以色列在48年立國前已開始把巴人驅離巴勒斯坦,亦已成國策,至今未停。哈馬斯組織在88年才成立,幕後策劃人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headpig發表於 2023-10-19 02:19 PM
  • #7
  • 巴坦人为何不与犹太人一起立国 阿拉伯人只知屠杀犹太人争土地 愚蠢是要付出代价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黑皮白虎地發表於 2023-10-19 01:37 PM
  • #6
  • 感謝張小姐,這篇文章令我們看得更深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黑皮白虎地發表於 2023-10-19 01:36 PM
  • #5
  • 加沙醫院被炸死500人,戰爭永遠是浩劫!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無住發表於 2023-10-19 01:59 AM via app
  • #4
  • 以色列在48年立國前已開始把巴人驅離巴勒斯坦,亦已成國策,至今未停。哈馬斯組織在88年才成立,幕後策劃人就是美國和以色列,目的是製造巴人政府內部分裂,永遠建國不成,所以有沒有哈馬斯,也不會改變以巴現況。
    但情況就如塔利班和ISIS最初受美國訓練資助一樣,結果如出一轍,巴人生活在絕望之中,導致以色列亦遭哈馬斯反噬,一切事皆有因果⋯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headpig發表於 2023-10-18 05:27 PM
  • #3
  • 哈马斯在屠杀以色列平民前 有无想过巴坦平民处景 中国人说先撩者贱 打死无怨 你杀了人 当然有后果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yourcousin發表於 2023-10-18 01:54 PM via app
  • #2
  • 多謝張小姐 詳細講出一戰後,以巴衝突 的來龍去脈。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