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抬頭、中東等「全球南方」經濟體的崛起及科技創新的趨勢,正影響世界的政治格局和經濟發展,而香港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主要為「內聯外通」、「金融賦能」及「科創領航」,相信香港可成為人工智能產業國際交流協作的匯聚地。這顯示科技和經濟已成為現時各國發展的重要課題,未來特區政府或更加發力在科技與金融領域。而香港作為擁有「一國兩制」等獨特優勢的超級聯繫人,以及亞洲領先國際金融中心的獨具優勢,是推動全球互聯互通和開拓商機的上佳選擇,更應好好利用。
在近日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布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香港總排名維持全球第三位,並在亞太區繼續居首,整體評分上升11分至760分,在多個金融行業領域的排名領先,「投資管理」、「保險業」及「融資」均位列全球第一。此外,香港亦於近期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國際競爭力也躍升至全球第五。連同完善的金融和司法基礎設施和簡單的稅制,本港能實現資本、商品、人才及信息自由流動,在金融和商業領域有深厚的基礎及優勢。創新高的在港營運地區總部和辦事處等境外公司數目,亦充分反映本港作為開拓內地以至亞洲市場的平台極具吸引力。
此外,隨著中國資產重估,香港作為能夠便利全球投資者布局中國資產的獨特市場,也已初見國際資金階段性回流。有數據估算,1月至2月經北向渠道流入A股的金額近200億元人民幣,春節後流入港股的金額最高約180億港元,該輪回流港股或以短線靈活型外資為主,長線穩定型外資或也在階段性流入。同時,正逐漸成為全球經濟新引擎和新動力的中東及東盟新經濟體等,近年亦與香港密切交流,都令香港具備匯集充盈資金池的潛力。
另一方面,香港近年積極布局科創生態圈發展,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科技、金融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優勢持續增強,並可聯動粵港澳大灣區鄰里城市的資源、創新能力、產業縱深和應用場景廣闊,相信可更好地實現國際資金、數據和人才的匯聚。
故此,相信香港利用國際樞紐的重要角色、金融經濟及營商領域的獨特優勢,以及今年科創生態圈的發展布局等,可以通過一些資本手段,助推國家經濟與科技共同發展,並提升國家競爭實力,實現更多領域的合作共贏。《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意博資本亞洲有限公司執行合夥人 鄧聲興》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立法會年底換屆,民主思路湯家驊指,市民不滿意本屆議員只懂追捧中央言論、不熟悉所審議法例等,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