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收入突破64億,餐飲零售化龍頭如何釋放長期紅利?
31/03/2025
上週五,上市未滿兩年的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02517)發佈2024年度業績公告,交出一份兼具增長質量與戰略縱深的優秀答卷。
2024全年,鍋圈收入突破64.7億元人民幣,核心經營利潤達3.11億元人民幣,實現營收與利潤雙增長。與此同時,鍋圈即時門店遍佈全國31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達到10,150家,會員規模已經超過4,100萬。而這樣的成績並不是通過「燒錢」得來的。進一步解析其資本結構可以發現,2024年底的現金儲備較2023年增長9.8%至21.25億元,資本負債率則繼續降低至3.2%,這樣的高現金與輕資產結構,利於後續快速的發展與規模擴張。這份成績的背後,不僅得益於鍋圈從供應鏈到終端零售的全鏈路精準佈局,更是一場數字化、全渠道的效率革命。
前瞻性產業鏈佈局,築牢長效發展護城河
近年來,隨著餐飲零售行業的競爭升級,以及連鎖化程度的不斷提升,行業的核心競爭點早已轉向供應鏈,諸如蜜雪冰城、瑞幸咖啡等頭部品牌紛紛通過自建工廠、入股供應商等方式強化供應鏈控制,以降低邊際成本、保障食品安全、提升品質穩定性,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與之相似的是,鍋圈同樣精準抓住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心趨勢,實現了全鏈路的產業佈局。通過「單品單廠」策略進一步提升上游控制力及成本優勢。2024年,鍋圈自有工廠增至6家,覆蓋牛肉、肉丸、火鍋底料等核心品類,並通過收購「逮蝦記」股權,補充以蝦滑延伸至其他滑類的豐富產品矩陣。
在工廠到門店的中端物流層面,2024年7月,鍋圈控股股東全資收購華鼎冷鏈100%股權,掌控全國22個省級倉配中心,實現「工廠-中央倉-門店」的高效運營,憑藉遍佈中國18個數字化中央倉庫,以及數字化存貨和條碼管理實現了產品的快速流通。此外,鍋圈通過供應鏈的數字化管理,密切監控存貨水平,2024年存貨周轉天數由2023年的68天減少至51天,同比縮短25%。
面對終端消費者,鍋圈通過「線下萬店+線上爆品」的聯動,進一步擴大消費者觸達。截至2024年末,其線下門店總數突破10,150家,線上渠道則以抖音為核心陣地,全年累計曝光量達62.1億次,爆款單品「99元毛肚自由火鍋套餐」銷售額突破5億元。而為配合推進數字化即時零售戰略,鍋圈將線下門店轉化為社區前置倉,實現線上下單、線下即時配送到家的高效零售業態,最終形成從流量到留量的商業正循環。
持續深挖會員經濟,加碼AI營銷,開拓全球化探索
展望未來,從業務發展角度來看,鍋圈管理層提及「品牌、產品、渠道」三位一體戰略,疊加AI應用於全球化佈局,正打開更廣闊的成長空間。鍋圈將持續優化會員生態建設,持續延展多元化的拓客渠道、豐富會員權益、不斷傳遞品牌價值,以增強用戶粘性。鍋圈將依託大數據、物聯網和AI等先進技術,打造24小時無人零售門店,解決夜間消費痛點,實現全時段覆蓋的智慧零售網絡。2025年鍋圈將積極探索海外市場空間,致力於向全球傳遞「中國味道」。
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2024年初,鍋圈被納入港股通,市場熱度與成交量進一步提升;2024年末,鍋圈宣佈推行H股全流通政策,以进一步提高流動性、增加市場透明度。結合其穩健的基本面與低估值的現狀,市值表現有望迎來進一步提升。長期看,鍋圈供應鏈及全渠道生態優勢顯著,2025年亦可重點關注其用户高速增長及更多元即時門店的拓展。
目前港股市場正在熱捧大消費板塊,在消費重塑的時代,唯有那些能同時駕馭「極致效率」與「精準佈局」的企業,才能將短期優勢轉化為長期紅利,成為穿越週期的真正贏家。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