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2/2020
走進「XX – 香港藝術學院20周年展」,感受藝術創作平靜背後的暗湧
細數香港提供藝術相關課程的學校,本就寥寥可數,有純藝術可讀的學校,更少之又少;於2000年創辦的香港藝術學院便是其中一間。日前,Hong Kong Art School迎來了第20周年,假包氏畫廊舉行大展——「XX – 香港藝術學院20周年展」。
展覽中的「XX」是羅馬數字「二十」的意思,展覽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主題,但卻能感受到藝術家如何循著自己對藝術的熱誠,不停發展及突破的信念。展覽由院長陳育強和四位藝術家黃麗貞、香建峰、黎健強及林嵐一同策劃,參展藝術家共33位,包括畢業生、老師及創校成員,當中不乏知名藝術家及活躍藝評人,從陶瓷、繪畫、攝影及雕塑四個範疇出發,展出多達80逾件作品。
隨著院長陳育強及總監林嵐的步伐逛畢展覽,絕對能用豐富及啟發二詞去形容。展出的藝術家均出自不同科目,但卻不少是跨越媒介跨越界限的創作,讓人感受到藝術的無限可能性。站在這些藝術作品前,靜靜地凝視著,它所呈現的不僅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可能經歷久久的停滯不前、有可能不停地被自己推翻,幸運地,最後或許能找到出口。
陶瓷作品:Clay Con Moto
展覽當中,以陶泥為媒介的作品,或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去訴說陶瓷作為器皿以外的可能性。作品「Clay Con Moto」出自陶藝家陳思光之手,他稱自己為「泥土實驗家」,喜以物料本身作為出發點做創作,在全職與陶泥為伍前,他曾任職精算師一職十年,忽感到要作出改變,毅然辭去工作,修讀陶瓷相關課程,先後完成學士及碩士學位。
一片片薄如紙張的瓷片捲縮著身軀,形態各異,作品以陶泥為媒介,探索的卻是陶瓷與舞蹈之間的關係,或說如何用陶瓷跳舞。薄如紙的瓷片不同於常見的製陶技巧——手捏與拉胚,透薄的形態需要依附在某種媒介上,陶泥本身亦不能太厚重,於是陳思光將白紙浸泡泥漿中或將泥漿塗抹在白紙上,靜候其變化。
與陶泥稍有接觸過便會知道,陶泥在燒製之前有一定的韌性及伸展性,可以塑造不同的形態,而陳思光選擇只做一半,這是一個既有意,又無意的舉動,他走了第一步後,則任由紙張與泥漿在陽光、空氣和溫度下自然收縮,形成特定條件下的自然形態,放下了對陶泥全權掌控。他將這個過程錄製為另一件作品——「Clay Con Moto II」,通過錄像,可以看見泥土在乾涸過程中的變化及捲縮,其動態不一,有如翩翩起舞的舞者,自主著自己的生命。
陶瓷作品:生命的浪
另一件想介紹的作品同樣是以陶瓷為媒介的「生命的浪」;出自陶藝家陳翹康之手。陶泥作為原始媒介,經歷數千年的歷史演變,置於當下,還能有甚麼可能性?陳翹康經常問自己。
陳翹康認為,陶瓷具有記錄的特性,燒製後更帶著某種永恆的意義。作品「生命的浪」就是透過陶泥的可塑性,用倒模的形式記錄藝術家心中所想。一個個白瓷正方體上,均有一個仿如浪尖般凸起的部分,那不是甚麼特別的物件形態,而是我們每個人身體上都存有的負空間——肚臍。胎兒在媽媽肚子裡靠著一條臍帶為生,當胎兒出生時,剪下臍帶一刻,亦代表了一個生命獨立體的誕生,而肚臍就是剪下臍帶後留有的一個印記,一個脫離母體的象徵。藝術家特別保留了肚臍的負空間,讓它有如浪般起落,就像生命般。
混合媒介作品:屋企
除了以陶瓷為媒介,繪畫絕對是大多數人喜歡的媒介,甚或是最常接觸的媒介。步入展廳門口,便可看見幾件以繪畫作為出發點的作品;其中一件是年輕藝術家李寧的版畫作品。版畫雖有悠長歷史,但在香港卻不是主流,也不常見。「屋企」是單色的黑白版畫,但同時亦結合了collage的手法去完成的一件多媒介作品,可整體觀賞,也可局部細看。
李寧平日裡,除了製作版畫,同時亦是一名紋身師,不管是紋身作品還是版畫作品,都有著微妙的共通點——鮮明十足的線條感。版畫與紋身於他而言就是相輔相成,但刀刻版畫與在皮膚繪畫的感覺當然不同,這一點相信李寧更為清楚,紋身讓他更為謹慎,一條條線都是看得到的理智。他的紋身作品靈感大多源於客人自身給予的文字和話語,隨後結合自己的理解與詮釋,轉化為圖騰,去建構客人的故事;而這一個又一個故事同時亦是他版畫的靈感來源,所以看李寧的作品,像是一塊塊拼湊的碎片,但在這碎片裡頭,又是無窮無盡的故事與幻想。
攝影作品:互聯遊
這件攝影作品是由黎健強Edwin與澳洲藝術家Drew Pettifer一起完成的,作品命名為「互聯遊」相當直白,無疑是對當下的回應。在想飛不能飛的情況下,藝術家又是如何利用科技、網絡與黑色幽默去苦中作樂?在這個作品中,Edwin和Drew就利用現今的數碼科技,彼此分享日常生活中常去的地方,以眼睛去旅行的形式在疫情底下樂一樂,最後以攝影將影像記錄。
展覽值得介紹的作品還有很多,在此難以一一盡錄。關於展覽,關於藝術,陳育強亦分享到,「很多人在修讀完藝術後,未必會成為所謂的藝術家,但並不代表你不是藝術家,只是在不同的崗位裡,如何用藝術影響其他人。」編者相信任何東西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就算它未必能馬上體現,但說不上哪天,就成了無用之用。
身處於當代藝術的語言中,有不少人直呼根本看不懂,當代藝術的界線似乎也相當模糊,有時不禁會想,畫了一幅畫、拍了一張相片是不是就是一件作品?到底甚麼才稱得上是藝術?或許這就是當代藝術的好玩與吸引之處——有著種種的可能性,當然背後亦不能缺少某種強烈的意識及想法,去貫穿、連接並有效的表達當中所想。
面對如此開放的當代藝術語言,但並不是全部掛著「當代藝術」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不過大家也不妨開放些,採取認同或不認同的態度去審視它,觀看藝術也不僅僅是看它到底美不美,而是在所謂的「完成品」中透過蛛絲馬跡,尋找其思緒與想法,看藝術家在探索藝術的路上,如何不斷掙扎、突破、再推翻自己的過程,感受平靜背後的暗湧思緒,說白了,就是閱讀藝術家的思考模式,從中汲取更多框架外的可能性。
更多作品
參展藝術家:
陳翹康 ∣ 陳正文 ∣ 陳思光 ∣ 陳沁昕 ∣ 鄭禮仁 ∣ 張康生 ∣ 張煒詩 ∣ 張穎欣 ∣ 張施烈 | 方梓亮 ∣ 香建峰 ∣ 何鎮宇 ∣ 何兆基 ∣ 黎健強 x Drew PETTIFER ∣ 黎靖欣 ∣ 林志光
林嵐 ∣ 李美娟 ∣ 李雪盈 ∣ 梁冠明 ∣ 梁山丹 ∣ 李寧 ∣ 盧文謙 ∣ 馬琼珠 ∣ 文美桃 ∣ 譚曉怡 | 鄧廣燊 ∣ 曾敏富 ∣ 謝明莊 ∣ 黃麗貞 ∣ 黃小玲 ∣ 余偉聯 ∣袁錦華
總策展人 : 陳育強教授
四位策展藝術家:黃麗貞、香建峰、黎健強及林嵐
「XX – 香港藝術學院20周年展」
日期:即日起至2021年1月18日 | 公眾假期休息,除夕於下午3時關閉
地點:灣仔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
因疫情,實體展覽需要預約,具體開放時間及網上展覽請瀏覽:hkas-20xx.com
【你點睇?】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學者倡問責官員減薪並削減公務員編制,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