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典型OL病——坐骨神經痛

典型OL病——坐骨神經痛

譚莉英
美女中醫

  如今愈來愈多上班族女性患上坐骨神經痛,原因多與她們的職業性質有關。正常人體的脊柱,腰部是向前彎的,而骶骨(尾龍骨)則向後彎,從而形成一個正常的生理彎曲。但由於我們的辦公椅多數是直背的,再加上使用電腦時雙手向前伸,以及伏案等的工作姿勢都令我們不知不覺做成自彎動作(向前彎曲),從而加重了脊柱的負擔。不僅如此,女性經常穿高跟鞋,人體重心前傾,造成了對腰椎間盤的壓迫和磨損,導致椎間盤突出,壓住了坐骨神經,從而引發了那些不時來襲的劇痛,也是坐骨神經痛的原因之一。

 

 

  Yan是一個典型OL,她問道:「譚博士,我已患有腰痛多年,但最近發現自己左邊臀部也開始不時一陣一陣的痛,甚至蔓延到左腿也感覺沉重無力,請問究竟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因為我坐得多又活動少?」

 

  經詳細診斷後,我答:「你的症狀其實是屬於坐骨神經痛,很多人都認為坐骨神經痛的發生與久坐有關,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並非完全正確。因為坐的時候並不會直接壓迫坐骨神經而引起疼痛,而是由於久坐容易引起腰椎的病變,導致了坐骨神經痛的發生。坐骨神經痛可由多種疾病引起,如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骨盆或腰椎管腫瘤等。這些疾病可使坐骨神經根部受到壓迫,發生無菌性炎症,從而產生疼痛症狀。不過最常見的原因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因4、5腰椎和第1骶椎位於脊柱下端,負擔最重,活動度又大,故腰椎間盤脫出多發生在此處。坐骨神經痛的特點是一側下腰部疼痛,向臀部、下肢—直放射到踝關節、足底、足背,很多病友發病時還伴隨局部麻木感。用力咳嗽、解大小便時,症狀常常加重。」

 

  Yan續問:「那這個病的中醫病因是甚麼?為甚麼其他同事並沒事,而我會患上?」

 

  我答:「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以肝腎不足、氣血兩虛為內在因素,而風寒濕熱之邪入侵為外在因素。一般初起以邪實為主,病位多在經絡;久病則正虛邪戀,虛實夾雜,除氣血不足外,亦可損及肝腎。

 

病因病機可概括如下:

 

  1.寒濕侵襲:本病症多因天氣寒冷,缺乏必要防寒措施,或因沖風冒雨,日積月累而致寒濕之邪阻滯經脈,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寒濕均為陰邪,寒主收引,濕性粘滯,故本病腰腿痙攣疼痛,難以屈伸,多麻木發涼,易反復發作,病程長久。

 

  2.肝腎虧虛:身體天生較為虛弱,無力驅邪外出,寒濕之邪逐漸深入。久病傷陰,致肝腎之精不足,筋骨失於濡養,致筋脈牽扯拘急,骨節疼痛,活動時更明顯。

 

  3.氣滯血瘀:或因外邪侵入日間過久,邪氣留滯於筋肉內,或因跌僕損傷,氣血受阻,經脈阻塞,血不能行,久而變成瘀血停留筋骨之中。血瘀痹阻,故痛有定處,且以刺痛為主。」

 

  Yan問:「請問我是屬於哪種情況?又應該如何調理,有沒有甚麼方法?」

 

  我答:「你是屬於先天不足,肝精腎精缺乏,所以筋骨無力虛弱,加上近期天氣寒冷且潮濕,因此你較常人容易患上該病,你可嘗試以下方法處理:

 

針灸

 

  針刺:環跳、腎腧、肝腧、委中、三陰交、陽陵泉、足三里、太溪和昆侖等穴,佐以艾灸,隔日1次,7次為一個療程,可補益肝腎,強筋健骨。

 

淨血療法

 

 

  在肝腧穴對應皮膚上,外塗上外用中藥淨血藥液,然後用皮膚針在皮膚局部表層輕叩,再以負壓將瘀血抽離。

 

  

此療法的功效包括:

 

  1.清除體內的瘀血,從而有效袪瘀新生、消腫止痛、化瘀排毒。

 

  2.清除體內的濕氣,從而治濕痺、利腸胃、消水腫、化濕排毒。

 

  3.清除體內的寒濕,從而散寒溫中、回陽通脈、強化心、腦與血循環。

 

  能瞬間將一切疼痛緩解或消除。原理:啟動穴位,抽離瘀毒,從而通經活絡,將壓迫住神經、肌肉或組織的瘀塞抽離,不通則痛,故通者不痛。」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