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五十肩」趨年輕化 需早防早治

「五十肩」趨年輕化 需早防早治

譚莉英
美女中醫

  肩周炎是人們熟識的肩關節疾病之一,全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五十肩」。目前,其發病人群越趨年輕化,故必須早防早治。在這個生活節奏極速的巨輪中,很多女性都無奈早出晚歸地工作,白領工作者雖然看似較輕鬆,但是整日面對電腦,一坐就是一整天,造成自攣的被動體位(自我卷作一團),亦是導致肩周炎的罪魁禍首。

 

 

  Tracy問:「譚博士你好,我在前年發現自己患上肩周炎,當時肩部疼痛,剛開始一陣一陣發作,也沒在意,後來就持續的疼痛,不能用力,尤其是天氣一轉涼就痛不欲生。之後就開始貼膏藥,吃口服藥,剛開始有點效果,可總是反反復複的,還是治不好。每次在電腦面前坐的時間一長,大約超過兩個小時,肩膀那邊就會很疼痛,有時夜晚睡覺也會發作,嚴重影響睡眠質量,請問究竟這個病是怎麼一回事?」

 

  經詳細診斷後,我答:「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無菌性炎症。炎症導致關節內外粘連,從而影響肩關節的活動,常見症狀為肩部疼痛、肩關節活動受限、怕冷、壓痛和肌肉痙攣與萎縮,甚至令肩關節變形等。」

 

  Tracy問:「請問從中醫角度看這個病的病因是甚麼?」

 

  我答:「中醫理論認為肩周炎的病因如下:

 

氣血不足,外感風寒

 

  此症與氣血不足有關,常因年老體衰,功能退化,或因勞累過度或結構病變而導致肝腎虧損,氣血不足,最後造成功能障礙,以致肩關節活動受限。或外感風寒濕邪,因久居濕地,風寒露宿或長期勞損,又因睡覺時肩部外露受涼,以致風寒濕邪困於血脈筋肉,引起拘急疼痛。還可因外傷筋骨造成,當跌撲閃挫等使筋脈受損而瘀血內阻,拘急疼痛,或肩關節脫臼或上肢骨折,也可會造成韌帶、肌腱、關節囊充血、水腫、滲出和發生粘連,甚至錯位。許多患者常因肩關節周圍發炎後,因害怕疼痛而未及時治療,或不敢活動引起肩關節軟組織粘連。當天氣變冷,血管收縮,血循環變差,肌肉的活性、彈性降低時,肩周炎疼痛症狀便會加重。」

 

 

  Tracy續問:「若然是這樣,請問中醫有沒有甚麼治療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這些肩周炎的患者緩解不適症狀?日常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我答:「你可以嘗試針灸和走罐,這兩種治療都可以快速幫你緩解疼痛,效果十分明顯:

 

針灸

 

  針刺:肩髃、肩前、肩井、阿是穴、陽陵泉、尺澤、列缺、陰陵泉和內關等穴,佐以艾灸,隔日1次,7次為一療程, 舒筋通絡,行氣活血,同時有效強化臟腑功能。

 

  走罐: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或罐口上,塗上一層潤膚油為介質,再以閃火法將罐抽真空並吸拔附於所選部位的穴位或經絡的皮膚上,然後在局部位置往返推動、至所拔部位的皮膚紅潤、充血,甚至出現瘀血點時,將罐抽離,便可達到祛風散寒,化瘀通絡,從而調節人體經絡和臟腑的氣血運行,將風、濕、熱邪帶走,能有效通經活絡,減輕肩周炎的痛苦。

 

注意的事項:

 

  1.若因肩關節脫臼、骨折或錯位引起,當然要馬上施行手法復位。

  2.注意肩關節局部保暖,隨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避免受寒受風及久居潮濕之地。 

  3.避免過度勞累,避免提重物。 

  4.要加強身體各關節的活動和戶外鍛煉,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損傷。 

  5.加強營養,補充鈣質,如雞蛋,豆製品,骨頭湯等。」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